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4篇

时间:2022-11-21 15:12:01 手机站 来源:网络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4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  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全面振兴演讲稿  一、作品主题助微课启航促能力提升展农行风采二、主要内容  加强合作显“初心”不论天南与海北,齐心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4篇,供大家参考。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4篇

篇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

  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全面振兴演讲稿

  一、作品主题助微课启航促能力提升展农行风采二、主要内容

  加强合作显“初心”不论天南与海北,齐心合力聚人心。我们主动沟通,多措并举与街道基层干部合作,在召开的江南街道农村普惠金融推广工作动员会上,6位金融参谋员、金融信息员、金融指导员代表获得聘任书,江南街道办事处、温州农商银行、温州农商银行认真沟通、协同部署、大力合作,共同研讨农村普惠贷款推广方案及具体安排部署,丰富“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专项奖励基金的惠农政策方式,商讨线上贷款业务的便捷流程,以及低息小额贷款的优势,精准定位90后年轻客群,让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农商行的普惠政策。坚定信心做好落实,联村干部、各村书记、主任、金融信息员等100余参会人员情绪高涨、动力十足,纷纷表示贯彻惠民政策决心,确保以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全面树牢宗旨意识。

  走千访万有“温度”“早上一头露水,中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脚泥水”。为确保让走访走出责任、走出温度,芝英支行干部员工主动铺下

  身子抓好服务,积极奔走到田间地头,上门为企业、农户、农民服务,不但设立固定走访日组织支行全体干部员工开展大走访活动,而且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以“征信服务小微及民营企业、社会信用意识与诚信文化建设”为主题,以普惠贷款进场会为契机,深入营业网点、丰收驿站、老年活动室等一线,通过散发传单、座谈讨论、开设课堂等方式,让惠民政策知识真正落实到一线。先后进村宣传10个、进校宣传1个,累计受众群众800余人,实现辖内网点及丰收驿站宣传面达100%。走街串巷已经成为常态,认真根据每一家企业、商户、农户的等群体,了解不同生产生活情况、金融需求偏好、风险抵御能力等情况,实行量身定做,推出“1+1+1+1”沟通交流方式,心贴心交流、面对面宣讲,让群众体验到了家的温馨,畅通了客户融资渠道,当好了客户的金融管家。普惠走访小分队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冒着炎炎酷日,通过“活动+普惠宣讲+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走访活动,与大家一起包粽子,紧紧一天时间,普惠签约17户,收集存单信息121万,真正让大家在谈笑风生中吸收政策知识,拓宽了引进客户的渠道。

  督导服务结“果实”政策落实怎么样,领导深入来督导。总行领导吕水亮副行长和胡世华总经理,多次到芝英支行进行普惠基础督导服务,检查贯彻成效,及时通过芝英支行的综合排名,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切实让惠民政策落实开花结果,落到实处。

  我们坚持内部管理精干高效,业务流程简单便民,选人用人以业绩论英雄、以实干、苦干论英雄,一心一意做业务,踏踏实实提能力,有效解决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解决问题惠民政策落实几何,人民群众评价是真。系列举措获得了人民超高评价满意度,我们的商品创新与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让利于民,根据贷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高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解决了部分农户因为一次性办理的便捷性,服务效率获得一致称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群众的融资意识不断增强,面对惠民政策大利好,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指导,大家对惠民政策和办理流程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为鼓励个人创业提供了大力帮扶和资金支持,让脱贫攻坚、奔向小康生活成为了大家可以看得见的实惠。

  

  

篇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

  3农业农村现有产权制度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我国现有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清晰明确的产权制度有利于农民手中隐形资产显性化通过交易或者资产重组实现资产的增值盘活农村大量沉睡资产另一方面可以为资产向资本的属性转换提供制度基础农民可以利用拥有的土地等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向保险机构申请保险等

  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年2月,我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实现乡村振兴的“五个主要任务”,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目前面临的困难、问题

  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全国银行网点收缩,银行业金融服务区域化差异显著

  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银行业逐利本质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

  影响,加之金融科技、线上金融迅猛发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整体呈收缩趋势。据中国银行业发布的信息,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为22.67万个,2019年末相关报告显示,从不同银行分类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网点数量下降相对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有少量新增。从不同区域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东部地区主要以缩减营业点为主,在其他地区有少量新增;城市商业银行调整幅度较小,部分地区营业网点增加,也有部分地区营业网点减少;农村商业银行近两年数量呈扩张趋势,但是区域间增量呈不均匀分布,增加网点地区集中在东中西部,东北地区增量较少。其中,不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主要以裁撤为主,导致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太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成为国内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力量,一般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点数量少,且功能较为单一,大多集中于存款项目,贷款数量小,审批较为困难。另外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城乡间以及不同区域的乡村间,银行网点存在不均衡、不对等现象,先前以城市为重点进行布局的各家银行机构,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城市网点饱和的现象,而在广大农村和县域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有待提升,网点覆盖面较小,且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亟需提高。

  2、涉农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融资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数据来看,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末的3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增加3.94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1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较2019年末高2.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51万亿元,同比多增3213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为4.27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2019年末高6.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295亿元,同比多增2580亿元。从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与力度,但是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来看,目前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项目主要以土地作为抵质押品和还款来源,同质化程度高,易导致与商业性银行恶性竞争,不利于农村金融主体间的整体协同发展。另外精准针对乡村振兴新需求的产品不多,存在期限错配、额度不满、定价不合理等问题。从金融服务角度来看,附加金融服务较少,手机银行、网银等产品用户体验较为一般,用户粘度明显不足。

  3、农业农村现有产权制度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现有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清晰明确的产权制度有利于农民手中隐形资产显性化,通过交易或者资产重组实现资产的增值,盘活农村大量沉睡资产,另一方面,可以为资产向资本的属性转换提供制度基础,农民可以利用拥有的土地等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向保险机构申请保险等。另外针对农村金融风险,尚未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相对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并且在风险监控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制约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路、重点

  1、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加强创新,多方合作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主体,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新园等新载体为重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2、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原则,加大绿色金融发展力度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在新时期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绿色低碳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绿色金融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高度契合乡村振兴资源配置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重点在绿色农业科技、规模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资金更多流向绿色农业产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

  3、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内生动力

  针对农村金融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配套支持政策是保证银行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条件。为有效保障金融服务乡村过程中的各类创新,应根据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不断调整、细化和完善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构建差异化的管理监督体系。持续推动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体系等的建设,在农村产权登记、评估、流转等方面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生动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路径举措

  1、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水平。不同类型银行依照自身定位,遵循错位竞争原则,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力点。

  开发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在风险合规条件下,适当降低中长期信贷门槛。中大型商业银行要在服务对象、服务领域、网点布局、产品设计等方面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优化农村地区营业网点,保持脱贫地区、易返贫致贫地区网点基本稳定。在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要坚守“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深耕当地的优势,强化支农支小定位,因地制宜、因材施策,适当调节涉农贷款风险控制,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

  2、创新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

  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脱贫攻坚、粮食安全、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积极满足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领域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与乡村带头企业协同配合,因地制宜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

  二是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主动跟进相关企业在农业农村污染综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融资需求,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碳中和债等方式提供多元化绿色金融供给,筹集资金用于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绿色领域。

  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供给。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要加大对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的信贷投放,支持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政策性银行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应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

  3、助力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

  施建设

  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符合新型城镇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农田基本建设贷款投放,加大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一是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充分依靠数字技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在涉农领域的应用,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金融标准建设,规范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丰富金融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推动手机银行向乡村普及,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农村人口数字金融素养和防风险能力。可针对已脱贫农户、农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者等不同农村群体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金融培训,帮助相关人群了解各类金融服务,提高对金融工具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4、实施差异化监管考核目标,加强“三农”金融风险监管力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涉农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考核时,应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要根据不同地区信贷需求、城镇化进程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监管考核方案,给予基层营业网点适当的特殊情况裁量权,个别问题可向监管部门申请复核。加强涉农信贷的贷后管理,避免信贷资金被挪用。

  积极探索银行与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长效合作机制,创新“信贷保险”服务模式,打造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互动机制,多方合作合力拓宽涉农和扶贫贷款风险分担和缓释渠道,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依托“互联网+”的作用,加快农村地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基于农业农村信用信息大数据建立更加精准的农村金融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

  

  

篇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

  银行推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体会发言

  党的*届*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银行*分行始终坚持履行国有大行担当、落实面向“三农”市场定位,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和有效探索。

  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己任。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高度社会责任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主动传导落实地方发展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各级zf将相继出台系列政策制度和支持措施。*分行要立足当地、立足行情,紧跟当地zf政策部署,研究配套措施、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盘活农村产业经济,促进县域产业提质升级。

  结合地域特色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实施“一行一策”经营策略,做优特色产业金融服务,引导分支行深度融入地方主流经济。比如*分行为地方支柱产业量身定制“*”等*余类反响好、竞争力强的特色产品,助力县域产业由弱到强。

  积极促进县域实体经济转型。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项目,大力支持工程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产业。全面加强绿色金融服务,着力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治理修复等重大项目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县域及重点乡

  镇园区发展,比如*分行今年以来开展走进“百园万企”活动,上门为园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亟须金融服务。

  必须依靠各级党政支持。加强与地方各级党政和部门协调合作,对促进业务有效发展,增强工作合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搭建合作平台。主动对接党政主导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商圈等,创新开发针对性强的产品、模式,做优综合性平台合作。比如,*分行搭建“银税、银保、银政、银担”四大合作平台,通过数据直连助力企业增信,通过zf招商引资、采购招标信息等批量营销小微客户。

  丰富共赢领域。不断创新数字化金融服务,紧跟政务电子化趋势大力发展政务金融服务场景。比如,*分行与省发展研究中心共建*“智慧政务”,深度参与政务移动端建设,在地级市形成“智慧*”“智慧*”等品牌。

  建立互信机制。积极主动做好与各级党政常态化交流,构建牢固的互信互通机制。*分行先后与省内*个地市zf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省商务厅、工信厅、住建厅、水利厅等多个职能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得到地方党政的高度肯定。

  必须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半径全覆盖。延伸服务网络是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基础工作,要通过加大渠道建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比如*分行实现人工网点县域全覆盖,实现惠农通服务点行政村基本全覆盖,在全省打造*个惠农通综合金融服务站,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银行”。

  服务场景全渗透。要大力推进场景金融建设,在水、电、路、气、通信等领域植入农行场景金融服务。如,*分行积极推进“智慧乡村”“智慧城市”项目,打造了税务社保“千万级”用户场景,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服务时间全天候。在打造人工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站、网上银行、远程服务“五位一体”全渠道服务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分行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力推广自助银行、远程银行、掌银、网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渠道,实现了“全天侯”金融服务。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立足新政策创新观念。党的*届*全会指出,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指出了信贷抵押担保方面的新领域。

  立足新需求创新产品。最近中央新提出需求侧改革,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衍生更多新型金融需求,要求银行必须持续创新产品。比如,*分行针对担保不足问题,联合农信担推出了“粮食贷”等特色产品;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惠农e贷乡村振兴带头人贷”等新型产品。

  立足新格局创新模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将有新变化,农村金融服务也有新特点,需要积极创新信贷模式、制度和

  流程。比如*分行利用大数据,大力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在深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放线上信用贷款。

  

  

篇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

  银行信贷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下发后,我行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该行下辖市分行营业部和县(区)支行,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与其他银行相比,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我行贷款主要用途涵盖了粮棉油购销储、精准扶贫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等领域,支持领域宽泛,政策导向明确。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我行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百城提质、四水同治、森林河南、千万工程等省市级重点工程,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补短板、强弱项”职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粮棉油购销储情况我行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确保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做好粮棉油产业扶贫,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粮棉油收储,圆满完成20XX年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粮食收购资金供应没有出现问题。1-11月份累计发放夏粮收购贷款56亿元,支持收购小麦233亿斤,占社会收购量的40%;支持秋粮收购贷款万元,支持收购稻谷1188万斤。11月末,我行粮棉油购销储类贷款余额182亿元,我行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彰显。(二)精准脱贫攻坚情况我行以服务脱贫攻坚为核心,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强有力地发挥了我行在金融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1-11月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86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6亿元,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795人;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92亿元,服务贫困人口73147人。

  (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情况我行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着力发挥补短板作用。以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水利建设、农村交通、生态林业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突出短板为重点,依法合规开展业务,1-11月对接申报中长期贷款项目8个,贷款金额90亿元。11月末我行中长期贷款余额81亿元。三、下一步我行重点支持领域近期,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农发总行印发了《关于加强服务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支持政策的通知》,加大了对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对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贫困村提升工程、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等5个贷款品种,从利率定价、贷款期限、审批权限、担保措施、办贷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结合南阳实际,为服务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行拟采取以下措施:(一)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综合用好贫困村提升工程、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棚户区改造等贷款品种,打好信贷组合拳。一是重点支持脱贫攻坚。服务贫困地区贫困村整体提升,加大对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目前调查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2亿元、农村人居环境项目扶贫贷款4亿元。二是重点支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河南省是全国第二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省份,通过支持试点地区“田水路林村”多规合一的整体布局,可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截止11月底,我行已调查南召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4亿元,已对接桐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亿元。三是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支持辖区内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行棚改贷款余额9亿元,新审批棚改贷款4亿元、农村人居环境贷款38亿元,已调查镇平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综合体建设项目1亿元。四是重点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新产品新业态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二)全力支持生态保护建设。重点用好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建

  设与保护、旅游扶贫等贷款品种。重点支持河道生态廊道建设,同“森林南阳”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大力支持区域国家储备林建设,深度对接辖区内主干河道两岸新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把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绿色城市。目前,已对接淅河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项目4亿元。

  (三)全力支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围绕河南省水利“四水同治”十大工程和农田灌区建设整体规划部署,充分发挥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主力行作用,积极用好水利建设项目贷款。一是重点支持辖区内各干支流综合治理。丹江、白河、唐河、淮河等为流经南阳境内主要河流,重点支持河道的综合提升治理和污染治理,提高下游水源蓄积能力。截止11月底,行水利贷款余额亿元,已调查水利建设项目贷款2亿元。二是重点支持民生水利工程。包括农田水利设施体系、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配套改造、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等,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我行当前主要融资模式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政府合作(ppp)模式、公司自营模式及扶贫过桥模式。

  四、加强金融服务的建议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金融服务工作,要与南阳地方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市政府近期印发的《市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市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等文件,行有意愿、有产品、有政策,期望与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行必将以最优的服务、最大限度的资金保障和优惠政策,更好地服务南阳区域发展战略。1、由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行下发联合文件,明确农发行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合作银行,确定支持重点,建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优势和行的融资融智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在县域的顺利实施。2、在市政府领导下,加强与市级政府投融资类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大对辖区内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对照市政府近期拟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我行拟建立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项目库,实行台账式管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优势,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推动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推荐访问: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演讲 振兴 金融服务 乡村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