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典型】走科技兴乡之路,促农村经济发展

时间:2023-04-23 12:24:02 手机站 来源:网络

走科技兴乡之路促农村经济发展**乡是环绕加格达奇区典型的城郊乡,全乡管辖三个行政村,8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7300多农民,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不足2亩,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要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典型】走科技兴乡之路,促农村经济发展,供大家参考。

【乡镇典型】走科技兴乡之路,促农村经济发展



走科技兴乡之路 促农村经济发展


**乡是环绕加格达奇区典型的城郊乡,全乡管辖三个行政村,8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7300多农民,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不足2亩,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要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深深感受到,单纯依靠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有限,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科技兴乡之路,才能振兴全乡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近年来,全乡全面实施“科技兴乡、农民致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立足城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为途径,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了突出特色、绿色,发展定单、效益农业,加快牧业生产步伐,使马铃薯种植业成为加北乡的主导产业,畜牧和食用菌发展逐渐成规模。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952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99元,农村居民住房砖瓦率达到60%。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科技兴乡、科技兴农”的工作思路。把科技工作作为全乡第一位的工作任务,举全乡之力实施科技兴乡战略。一是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以科技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科技普及推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兴乡的方案制定、工作安排、人员调配、经费筹措等项工作,各行政村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组织;二是实行了科技工作“三包”责任制、即乡科技领导包片、农技人员包村、村技术人员包户,并将所包片、村、户效益与本奖金报酬挂起钩来;三是和各部门积极协调,使他们为科技兴乡工作开绿灯、创环境、出人出物,自觉参与实施;四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强化乡科协和现有农技推广部门建设,稳定和扩大农技推广队伍;又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农民技术员自发创办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技术协作组织,在全乡形成以科协为骨干,村科技副主任为主体,科技示范户带动全体农户的全方位科技服务体系。全乡重点项目、农业科技示范户(基地)都有党政班子成员进行联系,把科技兴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实施培训计划,提高人才素质。为不断提高全乡劳动者的素质,每年都制定培训计划,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全乡开展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培训工作。一是首先抓好干部培训,乡里每年多次召开科技培训会议,以会代训的方式,传授科学技术。目前,全乡40多名乡村干部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成了受群众欢迎的科技型干部。二是实施长期专题培训。把基础知识好,思想觉悟高的示范户组织起来,经常让他们参加地、区、乡组织的培训,达到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目的。三是与地区、加区农技站、畜牧站、科协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如绿色蔬菜生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止技术、蔬菜保险技术、大棚滴灌技术、木耳、蘑菇袋料生产技术、马铃薯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及疫病防治知识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班,向农民讲授适用性农技知识。两年来,该乡共举行参加各类培训班10期,共培训5000多人次,下发科技书籍、信息4000多份,四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针对棚室生产及日光温室小区,我们聘请东北农业大学的教授来我乡进行培训,并对农户生产情况进行实地指导,每年组织科技示范户、农民参加地区科技大集,了解农业信息,市场信息,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生产动态。同时组织安排露天电影、秧歌等文艺活动,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本乡先富起来的农牧业典型户现身说法,激发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农民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应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截止目前,全乡所有基层干部和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农技培训。90%的青年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我们乡受训人数达2000多人,达到了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出19名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工业滤布 乡里还印刷科学技术资料3000多份发给农民,从而增强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向科技富民强乡目标迈进。

三、科技引路,资金扶持。加北乡着力实施科技兴乡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了政府职能,增强了服务功能,落实科技政策,把科技引路,资金扶持作为实施科技兴乡、农民致富的指导思想。该乡每年协同地方信用社为发展养殖、种植的农户办理小额贷款400多万元,扶持起规模养殖、种植、加工等专业户100多户。如孙龙江的马铃薯增值深加工业,年创利润30余万元;赵挺祥鲜菜冬储,年创利润10余万元;侯力的养鸡场,年创利润10余万元;于国卿大豆深加工,酱菜厂年创利润20余万元、姜雅文棚室生产,年创利润10余万元等等,同时扶持幸福村奶牛示范村,加北马铃薯示范村。走“特色+规模+品牌 ”的路子,抓好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了全乡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农产品丰收后的销售问题,加北乡将投资建立农贸市场和精品加工业,解决了每年农民生产出来的大白菜、木耳、蘑菇、粉丝和家禽的销路问题,把小袋包装的无公害绿色马铃薯系列深加工产品打入城市农产品交易市场,并通过农网为农民的马铃薯粉丝寻销路,卖好价钱。广大农民高兴地说:“如今俺们能实行科技致富,全靠乡党委政府的引导。”

四、适用农业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加北乡围绕结构优化,强化科技培训,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有机肥料,温室模式化栽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规程,饲用玉米栽培,农村能源建设等16项农业适用技术,得到推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如孙宝玉家把猪舍与沼气池连在一起,猪的粪便流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于照明、做饭、取暖,沼气渣用于棚室蔬菜生产上,这就是节约清洁型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在加北乡应用成功典型,改厕、改圈、改厨、菜地有机施肥和沼气池建设融为一体的循环效益农业,此节约清洁型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农村推广与应用,既方便农民生活,也改善村庄的环境,同时以煤代木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加北乡将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用典型引路、效益吸引,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力,充分利用上级项目支持,广泛调动社会、农民的积极性,增加沼气池建设的辐射力和推动力,进一步推广农村沼气、燃气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节约清洁型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在获取沼气高品位能源的同时,还将有效控制空气和水源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走科技兴乡之路,农村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一是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952万元,滤布 增加273万元,同比增长7.4%,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99元,增加232元,同比增长7.1%。农村居民住房砖瓦率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面向市场,优质服务,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名特优蔬菜、特色农业三大产业,2006年全乡播种面积达19440亩,实现农业产值2230万元,初步形成了以加北村为代表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及绿色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幸福村为代表的畜牧养殖、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实现牛、羊、家禽养殖业全面发展,2006年实现畜物业收入1343万元。强化管理,加大培训,积极引导,大力发展打工经济,通过优质服务,建立培训服务体系和外出务工信息网络建设,发放加北乡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卡等方式,加大控管力度,实行跟踪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劳动力就业,拓宽打工经济链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2006年全年通过各种途径输出劳动力突破1345人,实现打工经济收入405万元。多次被地区和加区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推荐访问:之路 乡镇 农村经济发展 【乡镇典型】走科技兴乡之路 促农村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