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实习报告

时间:2022-11-28 19:18:03 手机站 来源:网络

动物园实习报告 动物园实习报告篇一:动物学实习报告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及意义1.通过动物野外实习加深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学习用正确的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园实习报告 ,供大家参考。

动物园实习报告

  动物园实习报告

  篇一:动物学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及意义

  1.通过动物野外实习加深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动物。

  2.熟练掌握动物各门各纲的分类;

  3.增强对自然界生物结构、生命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强化生物学基础课教学;增加我们对宏观生物学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训练野外调查和研究方法,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4.使我们贴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增强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

  实习要求

  1.掌握常用仪器和器具的使用方法;

  2.熟悉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3.掌握动物科以上分类的原理,方法和特征,检索表的制作与应用;

  4.熟悉动物野外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习内容

  5月28日,校园内,就我们日常所见动物(主要是昆虫)的标本采集、制作。

  昆虫纲

  1.菜粉蝶(菜青虫)

  采集地点:实验楼西

  属鳞翅目,粉蝶科。成虫体灰黑色,翅白色,鳞粉细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前缘有一个不规则的黑斑,后翅底面淡粉黄色。卵瓶状,竖立,初产时乳白至淡黄色,后变橙黄色,表面有较规则的纵横脊纹。完全变态。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

  2.草蛉(长翅蟋、草黄蛉)

  采集地点:湖心岛

  属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针蟋蟀,体色黄褐,因而又被称作草黄蛉。此虫体长为5~6毫米,属小型鸣虫,其触须也较短,仅6~7毫米。微微上翘的2条尾须明显分开,如八字形。体表带花斑,体色为深暗褐色,泛陶土色,其体形较同类鸣虫粗壮,宽短,前胸略长方形,其头部大小适中,上面有数条直纹,2条腿比较强壮有力,较能蹦跳。不完全变态。

  3.瓢虫

  采集地点:中心湖

  属鞘翅目。体坚硬,有色泽。口器咀嚼式。完全变态。体长5—7mm,半球形,鞘翅红色或橙红色,共有7个黑点,左右翅各3个,翅间骑缝上共一个。成虫和幼虫都捕食蚜虫,每头可食蚜虫100余只。

  4.豆娘

  采集地点:湖心岛

  属蜻蜓目。头部转动灵活。复眼大。触角细小。口器咀嚼式,有坚强的齿。翅两对,不能折叠,膜质透明,翅脉状,多横脉。各翅均有一翅痣。尾须小,只一节。白天活动,飞行敏捷而有力,可持续飞行颇长时间,并能在飞行中捕捉其他昆虫为食。若虫水生,其下唇特化成一捕食器官。不完全变态。

  5.蜜蜂

  采集地点:中心湖

  属膜翅目。前胸背板不达

  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

  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

  征

  。完全变态。6.蚂蚁

  采集地点:实验楼南

  属膜翅目。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一般体小()

  一对复眼大,无翅个体缺单眼。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

  两对翅均膜质;翅脉少,尤其横脉。

  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有翅或

  无翅。前足的距大,梳状,为净角器。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完全变态。

  7.蚊子

  采集地点:实验室东

  属双翅目。小型。复眼通常颇大;单眼蚊类大多无。口器刺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后

  翅特化为平衡棒。尾须无或有。成虫身细足长,触角多节,长于头部和胸部的总长。幼虫称

  孑孓,有足,头部明显。完全变态。

  8.叩头虫

  属鞘翅目。体坚硬,有色泽。口器咀嚼式。完全变态。其中有一些是农、林、牧草、蔬菜、果树的重要害虫,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叩头虫叩头是为了躲避危险和越过障碍的本能,而在

  种内则是声音求偶信号。完全变态。

  5月30日,济南动物园(原金牛公园),动物(多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的野外观察。

  掌握鸟纲及哺乳纲的分类。

  济南动物园是我国大型动物园之一,建园40多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现

  已是一个规模庞大,集动物饲养、观赏、科研、游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动物园。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十佳动物园”。

  展出的动物260余种3000余只(头)。

  鸟纲

  鸡形目:体型与大小一般类似普通家鸡。嘴形平直或稍曲,全被角质,嘴基无蜡膜;两翅短

  圆,不善远飞,但尾羽常较发达;腿脚健壮,善奔走。雄鸟跗跖一般有距。包括2亚目科276种。鸡亚目有冢雉科

  、凤冠雉科、松鸡科、雉科、珠鸡科和吐绶鸡科。麝雉亚目有

  麝雉科。我国有2科58种。

  9.蓝孔雀:

  鸡形目

  雉科。身长213-85厘米,生活于热带落叶林中,在林中的开阔地或耕地上觅食种子。

  浆果及植物茎叶,也食昆虫及鼠类等小动物.繁殖期间,一只雄鸟可与多只雌鸟生活数天。

  逐一交配后,每只雌鸟独自营巢产卵,雄鸟继续单独活动.雌雄都可以十分敏捷地飞到高枝

  上栖宿。

  分布: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

  10.白孔雀

  白孔雀:脊椎动物,鸟纲,雉科。其全身洁白无暇,羽毛无杂色,眼睛呈淡红色.开屏时,白孔

  雀就像一位美丽端庄的少女,穿着一件雪白高贵的婚纱,左右摆动,偏偏起舞.非常美丽.

  分布:祖籍是印度和斯里兰卡

  11.白鹇(银鸡)

  属于雉科,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

  雄鸟头顶及下体为蓝黑色,带金属光泽。脸部裸露皮肤呈红色。颈、背、翅均为白色带“V”

  形黑纹。中央尾羽为白色,两侧带黑纹。跗跖部为红色。雄鸟上体和两翅白色,密布黑纹。

  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眼裸出部分赤红,脚亦红色,鲜艳显眼。

  雌鸟全身棕褐色,枕部具黑色羽冠,羽冠近黑色。

  分布:广布于我国南部各省。

  12.蓝鹇(蓝腹鹇)

  鸡形目、雉科、鹇属。全长约80厘米。雄鸟羽冠和背部白色;上体余部及下体羽毛黑色而

  闪蓝色金属光泽;肩羽红褐色;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尾羽除中央一对为白色外,皆

  为黑色而带蓝色。嘴淡角色,脚鲜红色。雌鸟体羽以红褐色为主,杂以黑纹及黄斑。国家一

  级保护动物。

  13.红腹锦鸡(金鸡)

  鸡形目、雉科。中型陆禽。全长约70(雌)~100(雄)cm。雌、雄异色。雄鸟长约1米。

  雌鸟长约60厘米。体重约650克。雄鸡上体除上背为浓绿色外,主要是金黄色,下体通红。

  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后颈生有橙褐色并镶有黑色细边的扇状羽毛。尾羽长,超过体躯2倍为羽色黑而密杂以橘黄色点斑。雌鸟上体及尾大都棕褐,而满杂以黑斑;腹纯淡无光。

  分布:我国的特产种类,分布于我国南部低山和中山地区的森林、竹林、灌丛。

  14.乌鸡(乌骨鸡)

  鸡形目、雉科。头小,颈项短,喙、眼、脚是乌黑的,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

  是乌黑的。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巫山天河。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被人们称作“名贵

  食疗珍禽”。

  分布:全球广泛饲养。

  15.珍珠鸡(珠鸡、珍珠鸟、几内亚鸟)

  鸡形目、雉科。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优质的野味肉

  禽。具有特殊的营养滋补功能对神经衰弱、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妇科病,均有显著疗

  效作用。被誉为"肉禽之王"的野味品。

  分布广泛

  隼形目:包括了汉语中常说的鹰、隼、鵟、雕、鹫、鸢等。它们都是肉食性,体态雄健,在

  各国的文化中具有神话色彩,受到人们的爱戴。体形大小不一嘴爪强大弯曲,蜡膜裸出,两眼

  侧置,除鹗外外趾不能反转,尾脂腺被羽。为肉食猛禽,中国有2科即鹰科和隼科23属5种。

  16.秃鹫(座山雕、狗头鹫)

  隼形目

  鹰科。大型猛禽。全长约110厘米。体羽主要呈黑褐色。头被以污褐色绒羽;颈裸

  出,呈铅蓝色;皱领淡褐近白色。飞羽黑褐色,尾羽暗褐色。嘴黑褐色。脚灰色,爪黑色。

  主要以鸟兽的尸体和其他腐烂动物为食。筑巢于高大乔木上,。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的留鸟;偶见于华北、西南及华南一带。

  鸽形目:体型中等,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沙鸡

  除外);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广布于除两极外的世界各地。有2科:①沙鸡科,世界

  有2属16种,中国有2属3种。②鸠鸽科,世界有40属280种,中国有8属31种。

  17.斑鸠

  鸽形目

  鸠鸽科。体中型,体长27~35厘米;两翅无金属羽色,第2和第3枚飞羽最长;脚

  短而强壮,跗跖较中趾为长。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

  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

  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

  分布:本属约15种分布于非洲、欧洲和亚洲。中国有5种,几乎遍及各省区。

  18.鸽子(家鸽、鹁鸽)

  体长295~360毫米;头、颈、胸和上背为石板灰色;上背和前胸有金属绿和紫色闪光,背

  的其余部分为淡灰色;翅膀上各有一黑色横斑;尾羽石

  板灰色,其末端为宽的黑色横斑。雌

  雄相似。鸽类均体形丰满;喙小,性温顺。对于鸽子究竟依靠什么方法识别归巢方向,还没

  有一个定论。磁场说、太阳说、气味说等都各自有其根据。

  分布广泛

  雀形目:

  体型一般较小,外部形态极为多样。鸣肌发达,大都善于鸣叫,该目种类很多。

  占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体型不一;喙、翼变化甚大,腿较细短;嘴全部被角质,嘴基无蜡

  膜;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足趾均在一平面上。大多巧于在树木上或灌丛间营巢。雏鸟为晚

  成性。本目为鸟类中最高等的类群。在中国,雀形目共有28科,约650种。分为4个亚目:

  ①阔嘴鸟亚目,②霸鹟亚目,③琴鸟亚目,④鸣禽亚目。

  19.八哥(鸲鹆、鹦鹆、寒皋、华华)

  雀形目

  椋鸟科体长约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黄色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

  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尾羽具有白色端。

  善于模仿。

  分布:广泛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20.鹩哥(秦吉了、九宫鸟、海南鹩哥、海南八哥、印度革瑞克)

  雀形目、椋鸟科体大(29厘米)的闪辉黑色八哥。具明显的白色翼斑,特征为头侧具橘黄

  色肉垂及肉裾。

  虹膜-深褐;嘴-橘黄;脚-黄色。

  叫声:响亮、清晰、而尖厉的啼声。

  各种清晰哨音及模仿其他鸟的叫声。栖于高树,多成对活动,有时结群头形大而圆、体形大

  者为雄性;头形小而尖,体形也小,这样的鸟多为雌性。

  分布:印度至中国、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佛法僧目:成员体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多数种类以昆虫和小动物为食,有些种

  类食鱼,还有些种类食果实。佛法僧目有9科,很多科分布局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

  它科则分布比较广泛,我国有5科。

  21.冠斑犀鸟(斑犀鸟)

  佛法僧目

  犀鸟科。全长75厘米左右。上体黑色,除后颈和腰外,均有金属绿色光泽。枕羽

  延长成冠状;喉两侧有淡黄色斑。两翅和尾的金属光泽更为耀眼,翅缘和飞羽先端白色。尾

  羽具宽阔的白色先端。上胸黑色,下体余部纯白。嘴象牙黄色,上具盔突。脚铅黑色。属于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产于云南西部、南部、广西西南部。

  22.双角犀鸟

  佛法僧目

  犀鸟科。全长约120厘米。体羽主要为黑白两色。喙和盔突巨大呈蜡黄色,顶部

  双隆起形似双角;周围羽毛向两侧扩展至眼后,与颏、喉连成一圈黑色;头的余部及颈白而

  沾黄。上体及胸皆黑色。翅黑色,飞羽基部和先端白色。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带纹。腹至尾

  下覆羽白色。栖息于常绿阔叶林中,常5、6只至数十只结群活动。繁殖习性似冠斑犀鸟。

  分布:云南南部

  鹦形目:鹦形目有鹦鹉科(Psittacidae)与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两科,种类非常繁多,有

  82属358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适合抓握,鹦鹉的嘴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

  的食果鸟类,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在南半球有些种类扩展到温带地区,也有一

  些种类分布到遥远的海岛上。鹦鹉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种类最多,在非洲和亚洲种类要少

  得多。

  23.虎皮鹦鹉(娇凤、彩凤、阿苏儿)

  鹦形目

  鹦鹉科。体长16~18厘米。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

  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

  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分布: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

  24.金刚鹦鹉

  鹦形目

  鹦鹉科。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大型鹦鹉中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一个属,整个

  金刚家族可分为六个族系,大都属大型攀禽。被称做是大力士,主要是因为它的那个啄劲。

  百毒不侵。金刚鹦鹉很胆小,见了人就飞。

  25.琉璃金刚鹦鹉

  鹦形目,鹦鹉科琉璃金刚鹦鹉是最常见的金刚鹦鹉,体长约86cm。在海拔500公尺(1,65呎)以上就很少见到它们的踪影,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也会与绿翅金刚鹦鹉或绯红金刚

  鹦鹉等其它种类鹦鹉一起出现觅食或在岩壁上啃食土块,食物包括各种水果、种子、坚果、昆虫等。

  分布:巴拿马东部、巴西东南方及波利维亚和巴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阿根廷北方等

  南美热带低地。

  鹤形目:除少数种类外,概为涉禽。眼先被羽或裸出;翅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

  短;尾短,有12枚尾羽。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脚趾一般细长,后趾不发达或完全

  退化,存在时位置亦较高;趾间无蹼,有时具瓣蹼。不具真正的嗉囊,盲肠较发达。鸣管由气

  管与支气管的一部分构成;鹤的气管

  发达,能在胸骨和胸肌间构成复杂的卷曲,有利于发声

  共鸣。现存8亚目12科约189种。

  26.苍鹭

  鹤形目

  鹭科。约1米的大型涉禽。体重1300~1900克。多单独活动。长时间静静地站立在

  浅水中,待小鱼游近,快速伸颈啄捕。飞行时颈缩成“S”形,长腿向后伸直,缓慢扇动双

  翅。傍晚飞行时常发出低沉粗哑的“哇、哇”的叫声。集群在树上做窝。在中国大部分地区

  是夏侯鸟,在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南部越冬。

  分布:云南各地。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其它各地。

  27.夜鹭(水洼子、灰洼子星鸦、灰洼子、苍鳽、星鳽、夜鹰(浙江)、夜鹤、夜游鹤)

  鹤形目

  鹭科。头顶、后颈、枕、羽冠及背部黑色,枕部具2~3根狭白色冠羽;下体白色;

  翅及尾羽灰色。额、头顶、枕、羽冠、肩背黑蓝色且具金属光泽;额基和眉纹白色;后枕部

  着生2~3根辫状白色冠羽;腰、两翅和尾羽灰色;颏、喉白色;颊、颈侧、胸和两胁淡灰

  色,腹白色。虹膜血红色;眼先裸露部黄绿色;嘴黑色,跗跖和趾黄色。

  分布:常见于华东、华中及华南的低地,近年来在华北亦常见。国外见于美洲、非洲、欧洲

  至日本、印度、东南亚、大巽他群岛。

  28.白鹭

  鹤形目

  鹭科。体大羽长,体长约90cm,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

  嘴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

  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

  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白鹭属又分五个种: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岩鹭。我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

  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

  29.灰鹤(玄鹤、千岁鹤)

  鹤形目

  鹤科。灰鹤体羽灰色,后背颜色微棕,两颊至颈侧灰白,喉前及后颈灰黑色,嘴、脚灰色,飞羽和覆羽都为黑色。头顶后部无毛,色红。体长米,现存12万只。在

  我国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有两个亚种。

  篇二:

  带队老师: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由于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都是课本上面抽象的文字和图片,所以为了使大家可以更加加深对动物学这门课的理解和认知,老师组织我们来到了合肥野生动物园.实习期间,我们与动物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了动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以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巩固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可以使他们更好的应用到实际上面,也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以及人生阅历.

  二.实习时间:6月3号.

  三.实习地点:合肥野生动物园

  的空间”,以“自然朴实、原野情趣、山林韵味”为设计风格。根据不同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需求,人工模拟该动物

  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将动物的展馆巧妙地与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园内的建筑小品采用自然或仿自然的材料通过人工造景的手法,使其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园内地势起伏,森林环抱,绿草成荫,动物自由出入于森林绿草之间,游人置身其中,仿佛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用巨型花岗石堆砌而成的野生动物园大门,造型自然古朴,起伏跌宕,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石洞,鬼斧神工的雕琢,奇巧新颖的构思,简洁粗犷的线条,自然古朴的外观,处处散透着山林野趣的气息。由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题写的“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园名,飘逸稚雅,自成一家。

  刚刚进入园内就可以看见排排的介绍栏,上面有许多的常识性问题,比如我们常见的兔子并不只有红眼睛,还有很多种颜色的眼睛,再者就是一些好玩的传说的来历,以及一些因为白化这样的突变而成为珍惜物种.

  园内主要的展区有:孔雀园、食草动物区、黑麂园、鸸鹋园、松鼠猴园、日本猴园、百鸟园、黑猩猩馆和猛兽散放区,还有海狮表演馆和鸟类表演场等。

  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具有泰国建筑风格的孔雀园。百余只蓝、白孔雀,或卧于山坡草丛,或自由在小路漫步,悠闲觅食,或互相追逐,嬉戏打闹。

  食草动物区,100余只“土生土长”的梅花鹿、牦牛、麋鹿(四不像)、野驴自由自在地漫步在森林之中,一点也不怕人。游人既可以用手去抚摸它们,也可以亲手把草料送到它们口中,或与它们一起拍照合影。

  穿过索桥即是黑麂放养区,数十只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时隐时现,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合肥野生动物园饲养的这些黑麂,无论从种群来说,还是从它的繁殖数量来说,在全国都是最大、最多的。

  走禽区内,50多只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鸵鸟(又称鸸鹋),个个或伸直脖子,或昂着小小的脑袋,或多只列队勇往直前,一派绅士风度,深受游人的喜爱。与鸵鸟园隔栏相望的是数只从青海运来的双峰骆驼。不远处是海狮表演馆、黑猩猩馆和松鼠猴园。可以尝试用面包来喂那些小巧的松鼠猴,会发现那些小猴们会脱着长长的尾巴攀上栅栏,伸出它们像婴孩的小手来向你讨要面包,原来猴子也有这么通人性的3而在离黑猩猩馆不远,还有一座开放式的猴苑,苑里面的猴子都比较活泼,而猴王往往半蹲在石山的最高处,像个王者似的仰望他的子民,近百只群猴全部是日本猿公苑赠送的,它算是全国最大的日本猴展区了,而且听说已经在合肥这个新家里传宗接代了

  呢

  走过高架桥的两边,可以看到猛禽放养区,因为时间比较早,所以有些动物并没有出现在我们大家的照相机镜头下

  面,但是还是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老虎,懒洋洋的在草地上面晒着太阳好不惬意,在占地面积相当大的猛禽区内,驯养着东北虎非洲狮以及金钱

  豹

  穿过猛禽区,可以看见两只大大河马的院子,它们一个叫大胖一个叫二胖,最突出的是它们大大的嘴,真的是名不虚传,在河马院的旁边有爬行馆,熊猫苑,

  爬行馆中可以看见许多的珍惜的爬行动物,比如黄金蟒,”白娘子”,以及一些海龟和蜥蜴,由于里面的动物较为惊奇大家都感到很生动有趣在观赏的同时也了解到一些品种只是可远观而不可近距离接触的,与爬行馆相连的是熊猫苑.

  从正门进去可以看到一个方方正正的房子,而我国的国宝正在里面活动筋骨,

  憨太可掬的样子别提多可爱了.从熊猫馆往下走可以看见一片绿荫之下的白虎院了,两只白虎在树下小憩,5篇三:

  1.红绿金刚鹦鹉(学名:Arachloropterus)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属大型攀禽。

  红绿金刚鹦鹉身长90-95cm,翼展125cm,体重105-1700g,寿命80年。成鸟的头、颈部、胸部和翕两侧是美丽的红色羽毛。肩和三级飞羽绿色。背部,臀部和尾巴上面是蓝色。尾巴是红色和蓝色相间。尾覆羽浅蓝色。下颚骨的上层主要是白色或象牙色,较低的下颌骨黑色。面颊是裸露的皮肤,覆盖着红白色的羽毛呈现蛇状细纹。虹膜淡黄色。脚黑色。

  [

  红绿金刚鹦鹉通常生活在热带森林,在海拔450-1400米之间的高度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在野外繁殖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在苏里南是12月;在秘鲁是11月;在巴西中部是1月至4月。喜欢筑巢于棕榈树上的树洞里,但也可能置于悬崖的岩石洞隙或裂缝中,每巢通常产卵2或3枚,孵化期约28天,但幼鸟羽毛完全成长则长达约90天。雏鸟的成活率不是很高。一般金刚鹦鹉需要大量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维持健康体能,最喜欢吃棕榈树的果实。主要食粮为多种类的果仁,种子,深绿色叶的蔬菜以保均衡营养。它们尤其喜欢沐浴,保持定时沐浴和晒太阳,尽量给予较大的活动空间让它们任意滑翔舒展。[1]

  2.葵花鹦鹉,英文名cacatuagalerita,其中还有小葵花凤头鹦鹉、鲑色葵花凤头鹦鹉、大白葵花凤头鹦鹉等几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及北部、东部岛屿等地。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凤头寿命很长,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也有的活到60-80年。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

  外形特征

  葵花鹦鹉2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

  生活习性

  葵花鹦鹉3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每天加喂些苹果和少量青菜。

  生长繁殖

  筑巢于高耸的树洞中,澳洲南方的繁殖期在8月至次年1月,北方在5~12月,一窝葵花鹦鹉

  约有2~3颗蛋,通常2颗,30天后孵化,70天后羽毛长成;饲养葵花凤头鹦鹉就像饲养其它的凤头鹦鹉一样,需对它付出多一些的关心与注意,尤其只饲养一只时;它们常常只亲近主人一人,而对他人有攻击性,可学会一些把戏,一些野外捕捉的野生鸟也可变的很驯服,公鸟的说话能力较母鸟佳。

  3.喋喋吸蜜鹦鹉(学名:Loriusgarrulus)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

  外形特征

  喋喋吸蜜鹦鹉(图2)

  喋喋吸蜜鹦鹉身长30cm,体重180-250克。鸟体为红色,肩膀为暗红色,许多鸟

  的背后有着像披风般不同程度的黄色羽毛;大腿和翅膀为绿色;翅膀弯曲的地方和翅膀内侧覆羽为黄色,有一条很宽的玫瑰红色条状羽毛横越过内侧的飞行羽;尾羽红色,尖端绿色;蜡膜灰色,鸟喙橘红色,虹膜黄棕色到橘红色。

  分布范围

  喋喋吸蜜鹦鹉图(5张)喋喋吸蜜鹦鹉(分布图)

  分布于华莱士区,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长繁殖

  喋喋吸蜜鹦鹉在野外的繁殖季为5月到11月底,会寻找枯死的树洞筑巢;人工豢养的喋喋吸蜜鹦鹉难度不高,通常一整年都可以繁殖。

  3.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爱情鸟。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

  外形特征

  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

  生活习性

  牡丹鹦鹉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浆果为食。可成对或成群笼养,为避免鹦鹉咬坏笼子牡丹鹦鹉

  应采用铁丝笼。未发育成熟的雏鸟可养在一个大笼内,一般1立方米不超过15只。

  繁殖方式

  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

推荐访问:动物园报告说明 动物园实习报告 动物园 实习报告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