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10篇

时间:2022-11-21 09:30:06 手机站 来源:网络

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10篇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5篇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为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10篇,供大家参考。

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10篇

篇一: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5篇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怎么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

  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

  谢谢大家!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二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谢谢大家!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三连绵千里的喜玛拉雅,沉默无声,群山静静地注视着的山峰——珠穆朗玛。在珠峰,那以前千万年的孤独沉寂,那以前狂嘶的烈烈长风,变化莫测的险峰渊谷,令人望尘莫及的仙山神湖,凄凉贫瘠的土地,久望而灼眼的皑皑冰雪……安静的让人荒芜。

  那里的一切,至无言,去亦不闻!

  一回首,一俯仰,历史将让我们永远铭记20XX年的5月9日,同样的西藏,同样的珠穆朗玛,一只红色的队伍正在前行。珠峰已经泯灭了昔日的沉默,它因着这支队伍而蠢蠢欲动,难道你也在为这群挑战者们颤动吗?他们被厚重的登山服遮住了面颊,只露出一双双坚定的眼睛,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带着火炬,勇攀顶峰。9时17分,红色的祥云燃着奥林匹克圣火,出此刻世界的顶峰,8844。43米,从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到最后的次仁旺姆,人类最后实现了最伟大的攀登,中国最后完成了最光荣的使命。

  

篇二: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建党节的故事

  篇一:建党历史和小故事

  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

  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第二阶段: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九十%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9%以上;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3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篇二:关于建党节的演讲稿

  关于建党节的演讲稿

  【篇一】

  党是一位慈祥而又严厉的母亲,他抚育着中国世世代代的人民,带领着中国从列强欺凌到世界的尊重,谁能说妈妈不伟大,党不伟大吗,经常听到妈妈的嘴里哼着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妈妈慈祥的妈妈慈祥的问我,你知道是谁驱走了黑暗,是谁拨散了乌云,是谁染绿了草原,是谁照亮了大地------是、光荣、的共产党。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建党演讲稿,希望大家参考。

  从那时起,这首歌连同这句话就经常在我的耳畔回响,敲击着我的心扉。从讶讶学语,到蹒跚学步,一直到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一直伴着我成长的足迹。在爸爸坚定的肩膀上,从妈妈充满温情的慈爱里,我读懂了生活的温馨,我看到了祖辈父辈的殷切希望,我开始贪婪地读书,我开始睁大眼睛打量五光十色的世界,于是,我小小的心灵里装满了说不完的故事。打开心灵的一扇小窗,那故事仿佛三月的桃花水般汩汩流出——我看到了,看到了南湖的航船,它在朝晖夕阳,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中缓缓而又坚定地行驶着,我看到了一张张刚强坚毅的脸孔,我听到了满耳铿锵的话语。

  呵,共产党诞生了!就南湖的航船上,从此,世界的东方升起了一轮金色的朝阳,民族一盏指路明灯,它驱散黑暗,它孕育光明,它指引艰难跋涉,奋然前行。我看到了,看到了延安的宝塔,它在黄土蓝天的映衬下,高耸入云,威武异常。座宝塔的辉映下,延河峰火,浴血太行,军民大生产,

  挺进大别山??桩桩,一幕幕,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共产下,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共和国的明天。我听到了,听到了开国大典上那庄严的宣告:“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建党节的故事)站起来了!”那声音是东方巨人的呐喊!它振聋发聩,它气壮山河;它是历史的映挥。它是百姓的梦园。城楼上,巨人挥手;广场里,人海沸腾。民族从此走过

  了多灾多难的历史阴影,从容自信地建设属于的美好家园。

  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叶,神州大地上也从此捷报频传:大庆石油城拔地而起,南京长江大桥架通南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地球卫星奏响《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寰宇??于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了新生,民族受奴役屈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人的腰杆挺直了!雨露成滋润,灯塔导迷航。

  从旧走的人,在甜水里泡大的一代,饮水思源,又怎能不由哀地唱上一首歌:“共产党,就新??”我还听到了,听到了

  来自深圳的呼唤:“改革开放的是硬道理。”“不发展生产力,不生活,那终将是死路一条。”那是一代伟人从南方都市吹

  送的一股春风,它吹开了紧缩的眉头,它吹开了早晨的迷雾。那是历史的智慧和沉淀,那是共产党几代人的心血的结晶。从此,建设美好未来的壮举又新的理论指南。共产党无愧是时代的大导演,在神州大舞台上导演出一部又一部激情满怀的历史长剧。在每一部戏里,高山湖泊,平野江河,构成了壮丽的背景。士民工商,男女老少,组成了浩大的阵容。导

  演一声令下,演员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上下一心,同心同德,缔制了戏剧大辉煌。

  请看:安居乐业,喜气洋洋。都市穿上了新装,乡村了旧貌,大街小巷,人们不再为柴米油盐而黯然神伦。高楼大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壮丽。“东亚病夫”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弱国无外交也往昔的踪响。成了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正在以雄厚的国力对稳定世界秩序的。“的朋友遍天下。”解放军百万雄师,装备一新,训练有素,内保建设,外争和平。正霸权主义、分裂暗流的震慑力量。它有如一只矫健的雄鹰,在共和国的天空上展翅翱翔。

  一出出,一幕幕,唱不尽,道不完。它无一不暗示着人的豪迈自信,无一不宣告着世人:人,量。??我不想关闭心灵的这扇小窗,就让这故事流出,流出。我想用故事,振奋的精神,砥砺的意志,去成就祖国的繁荣富强。我还想用故事,激励青春的梦,从小立志,身体力行,不辜负父辈对的殷切期望。是祖国的儿女,党亲爱的母亲。我要大声的说,党啊,我亲爱的妈妈

  【篇二】

  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了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

  

篇三: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建党九十周年的艰辛历程和启示“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大家都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族从此就沦没了吗?不,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给人们送来了黎明的曙光,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充满希望的征程。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千百万被奴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昂首阔步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90年前的今天,她从南湖的画舫上走来,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出了新中国的希望,她用生命书写乐章,用鲜血捧出曙光,用自己伟岸的身躯铸就了新时代的灿烂辉煌;90年后的今天,我们站起这

  里,为她欢呼,为她呐喊,为她把赞歌唱响。翻开历史,沉淀不去的是她奋斗过业绩:井冈山上的号角,长征

  路上的足迹,天安门城楼的欢呼,长江三峡的横起,地震雪灾的同舟共济,奥运世博的举杯欢愉……一桩桩,一件件,见证着她走过的风雨历程,见证着她勃勃的生机,见证着她怎样用镰刀去获取民以食为天的丰收,用锤头取打造中华民族腾飞的契机!

  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迅速迈入全面发展的正轨,共产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然而,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会有波折,可能走弯路,我们的党和国家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前进中的弯路。在这关键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传来了福音,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力挽狂澜,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短短2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了几代人的统一梦,新中国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

  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是为了告诫每位党员,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

  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认为,党对我们人民群众的照顾无微不至了:他关照困难人员,帮助他们重获信心,他慰问下岗职工,帮助他们能够正常生活,他帮助患有重病却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处在苦恼之中的病人脱离“苦海”……我相信,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引领着我们共同奔赴光明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902736.htm90http://www.027art.com/fanwen/sj/153876.html

  

  

篇四: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迎接七一建党节最需要的,党史故事24例

  “七一”建党纪念日马上就要到了,小伙伴们又要写党建相关的材料吧,包括领导讲话、党课、学习体会等。以下24个小故事请收好,很有用哦。材料不能光讲道理,还要讲故事。人们可以不信道理,但不得不信事实。

  01【刘少奇勤于学习被称为“刘九书柜”】刘少奇从小就喜欢读书,由于他在家里排行老九,所以左邻右舍都称他“刘九书柜”。早年求学期间,曾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与刘少奇两度同窗的萧劲光回忆说:“到了东方大学后,少奇同志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他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到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从苏联回国后,尽管他长期斗争在白色恐怖下或是炮火连天的烽火前线,对于读书学习他一刻也不放松,他有句名言:“没有文化,就搞不好革命工作。”1939年底,正值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一次新四军支队司令张爱萍去看望刘少奇,当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他进屋一看,刘少奇正在微弱的烛光下专心致志地读书,顺眼望去,“书页上画了好些红的蓝的圈圈点点,有的上面还批了字”。即便是病休期间,刘少奇也不放松学习读书。有一次,刘少奇因

  1

  病到杭州休假,他觉得这正是读书的好机会,于是在从北京动身时,就把厚厚的几本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塞进了行李包。刘少奇对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没什么兴趣,整天在屋里埋头攻读。他的“坐功”是有名的,有时坐着读书,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动也不动,进入一种陶醉、忘我的境界。休假结束时,几大本的《中国通史简编》读完了。以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来读书,是刘少奇终身坚持的一种生活状态。

  02【董必武中了秀才不请酒】1903年6月,刚满17岁的董必武考取了秀才,获得附学生员的资格。按照当时的规矩,获得功名的人回来,乡里乡亲要在东门放鞭炮迎接,还要送礼、请客,庆祝这件大喜事。但董必武却认为中了秀才“没有什么了不起”,他故意绕道回家,请父亲向亲友、邻里说明一二,并坚决不收礼物,只是按照旧规做了一件新长袍和一顶新帽子。后来他仍穿着旧衣旧鞋,自己挑着行李长途跋涉,四处求学。朴实之品格,可见一斑。03【毛泽东禁徇私:亲戚排队3天没买到票】1949年8月,韶山解放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趁着秋收后的农闲,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兴奋地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啊!”畅谈过后,毛泽东交代两位远道而来的弟弟:“你们在北京住上

  2

  几天,还是早点回湖南去。”并解释说,“我当主席了,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办事。我们是革命者,不能搞打虎亲兄弟那一套,要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福利。”

  阎长林派警卫战士金武森送他们去前门东火车站买票坐火车。当时火车站没有预售票制度,只售当天车票。警卫们带着毛泽连、李云凤到火车站排队买票,谁知人太多了,连着两天都没买到。当晚,阎长林把警卫班班长武象廷找来谈话,叮嘱他说:“武班长,明日你亲自到火车站送他们,一定要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武象廷接受“政治任务”后,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起了床,把兄弟俩叫上,然后一起顶着寒风,到达了前门东火车站。尽管这次来得比前两次都早,但售票处还是挤满了旅客。他按顺序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要到售票口了,只听见“啪”的一声,售票窗口关上了。武象廷一下傻眼了,望着关掉的售票口,又气又急。他走过去敲开了售票口的门,央求售票员说:“能不能售我两张票,只两张,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还说了好多感谢的话。可售票员把脸一板,不高兴地说:“没票就是没了,再说好话也不顶用。”武象廷只好找到车站办公室主任,把毛泽东两位弟弟为回湖南老家连着三天都没买到票的情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说:“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请你帮我买两张车票。”主任听后,满口答应。这项“政治任务”完成了,武象廷回到中南海后却始终不敢把这件事如实告诉毛泽东。因为警卫员们都知道,毛泽东不允许亲戚甚至

  3

  身边的工作人员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如果工作人员“走后门”,肯定要挨批评,并且还要写检讨。

  04【周总理的十条家训】周恩来和邓颖超1925年结婚,但膝下没有亲生子女,故此收养了三个干女儿,所认的三个女儿(孙炳文之女孙维世、孙新世,弟弟周恩寿之女周秉德)都是父母和周恩来至亲的朋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家过去失去联系的一些亲戚来找的多了,他们有的想托周恩来帮助办一些事情,这让周恩来很伤脑筋。同时,三个“女儿”在外面表现如何呢?在自己的亲戚和相识的友人中,会不会有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去谋取一些违背原则的个人私利?为此,周恩来提出,要给大家立个规矩,三个“女儿”都表示赞同。周恩来说:“这个规矩不光是给你们的,也是给我们周家所有亲戚朋友的,大家都得遵守,谁要不遵守你们也可帮我监督。”“你们每个人就抄一份放在身上,便于随时提醒自己。以后我们周家的亲戚朋友来了,也要发一份给他们。”这十条家训是: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我,只能在出差顺路时来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我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党鲇胛业墓叵担灰乓约?

  4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通过这十条家训,周恩来对亲属提出了比他人更严格的要求,有

  的甚至近乎苛刻。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在内务部供职时,周恩来特地向内务部部长曾山提出,要给周恩寿的干部级别定低一点儿、工资向低标准靠。邓颖超作为党内元老定级为行政五级,本无可非议,但周恩来仍要压低一级,按照六级的标准给邓颖超。至于周恩来的侄辈周秉德、周秉健等人在他生前没有额外沾上一点儿的“光”。对于孙维世、孙新世这对烈士的女儿,周恩来对她们虽然关爱有加,但也是严格要求,从不许她们有一点儿特殊。

  

篇五: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建党百年之党史小故事】一切为了便民——彭德怀修建红军桥

  1928年9月下旬,彭德怀、邓萍率领红五军4个大队来到江西武宁九宫山。军部驻扎在九宫山万寿宫、永隆院一带。当红军进驻时,不明真相的人们纷纷害怕地躲进了深山。

  在看到搭起帐篷露营的红军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时,人们又放下戒备陆续返回家中。近百岁高龄的老人邹顺集回忆起当年情景时说:“白军来了,杀猪赶羊,百姓遭殃,东躲西藏;红军来了,自搭帐篷,不扰百姓,安然无恙。”

  彭德怀亲自带领红军战士为当地群众砍柴、挑水、锄地,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当他了解到村民每逢雨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渡过村口的山港时,便立即前往察看。只见这条山港乱石嶙峋,激流飞溅,老百姓来往极其危险。他决定架一座桥,方便百姓通行。为了尽快搭成桥,彭德怀带领红军战士奋战两天两夜,抬石垒桥,将一座三丈长、三尺余宽的条石木桥稳稳地立在巨石之上。条石木桥连接了村民外出的道路,也联结了军民的心,百姓亲切地称它为“红军桥”。

  后来,红军桥因年久木枯,不能行走。1982年,武宁县人民政府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桥,并立碑以志。如今,

  桥底六个架桥木柱的石眼依然清晰可见,红军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深深铭刻在百姓心中。

  

  

篇六: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迎建党12022年忆初心我的入党故事(八)

  迎建党1____年年[我的入党故事]精选迎建党1____年年[我的入党故事]精选不变的是我向“你”靠近的心

  出生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感受着一系列日新月异的变迁,我深知这些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雨后春笋般的蓬勃产业、蒸蒸日上的生活水平、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等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紧密团结的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____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顾过往,一路走来经历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依旧坚强带领着中华儿女齐头并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我本人的党龄不长,但是从在成年后提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之前,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思考,从小到大的所听所看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鞭笞着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像优秀前辈一样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服务人民群众尽心尽责。

  我知晓你。我出生在____年,长江下游某省的一个小村庄中。从小听得比较多的一个故事是____年大洪水,村上的界限是一条小溪流,在发生大洪水的时候,小溪水流暴涨,在持续几天的洪水冲噬下,最后溪畔决堤,洪水漫入村庄,很多户庭被淹,地势低的家庭举家撤离。听父母等长辈回忆说,当时由于撤离匆忙,很多人没有带上粮食,湿漉漉地从家里撤离到地势高的地方。在弹尽粮绝的时候,很多人已经眼神空洞、露出沮丧甚至近乎绝望的神情。但是解放军及时赶到,随着一辆又一辆的绿卡车进入临时聚集地,带来了一床又一床的棉被、一件又一件的棉衣、一盒又一盒的食物。最后,解放军和党员先锋队一起处理灾情、清理污泥、搭建临时场所。最后清点发现,除了浸水的家庭遭遇到很多粮食等物资被淹没外,没有人员被冲走的伤亡事故。听长辈们说,多亏党员先锋队冒着大雨、顶着风险轮流值守,观察溪畔的渗水情况和水面上涨情况,及时通知撤离,才避免了重大的损失。

  我向往你。在上初级中学的时候,正值思想思维启发的阶段。第一次接触了介绍青年时期毛主席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从这部电视剧中,我学习到了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会到国内早期无产阶级战士

  革命乐观精神和少年时期就踌躇满志,感叹于他们即使面对困境时也能抒发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我无数次想起这部影片,第一反应就是身处动荡年代的前辈尚且坦然自若、胸怀大志、奋发向上,为了思想解放、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国家利益。当下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机遇,何尝不能向优秀的前辈学习、努力充实自己力量、为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出自身的贡献。除了《恰同学少年》之外,在后来的《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甚至最近热播的《觉醒年代》,无不帮助我们回忆在那个国内局势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有无数像邓希贤一样外出留洋艰辛寻求救国之道并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人,有无数像陈廷年、陈乔年这样的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一路荆棘、一路淌血、一路颠簸、一路曲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我成为你。“为什么想入党?”“你觉得成为一名党员意味着什么?”......我相信每位被吸收入党的同志都曾被问过这样的问题。我从知晓中国共产党到向往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受的是优秀楷模的鼓舞,虽然我的祖辈、父辈都是普通的群众,但是他们非常清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显著变化,知晓村上党员先锋模范队的成员。无论是每次处理灾害事故时的“党员带头上”,还是胸怀大志,潜心为国家为党和人民付出自己的贡献,宁愿牺牲也不背叛组织的烈士,为了脱贫攻坚事业付出汗水甚至是生命的楷模,无数的优秀党员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无数瞩目的事迹就是我追求的价值。于是,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庄重地递交入党申请书,庄严地向着党徽宣誓,从____年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以来,积极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而今毕业走入基层工作,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业务都在经常变化,不变的是我耐心对人、细心对事的承诺,是我成为“你”时许下的誓言。

  

  

篇七: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为了表彰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和工农兵工作模范激励全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激励全国人民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195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

  第二篇:战火中的家国情怀

  抗战家书为我们回顾抗战历史、追忆抗战故事提供了新的史料,为研究抗战历史提供了个性化的新视角。从家书的视角看抗战,更能看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更能体现广大同胞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更能反映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心系祖国的情怀。最近,我重读了《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左权的家书令我动容。

  “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左权,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他把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幸他为后人留下了一摞鲜活生动的家书,才使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情感细腻的威风男儿。

  书中还收录了抗战将领及普通将士近100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战心灵史。这些家书,最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最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有热血男儿从沙场写给亲人的绝笔,也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叮咛;有同胞兄弟之间的默默心语,亦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有战场的硝烟炮火,也有乱世的颠沛流离……

  张自忠,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军

  衔最高将领。从抗战一开始他就有“报国必死”的决心。他在家书中说:“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每上战场,都打得英勇悲壮,而且每次战前张自忠都要写下一封信,回来的时候再把信撕掉。他在写给战友的信中说:“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枣宜会战前夕,张自忠留下了两封信,一封信是致将士们,另一封信是致他的副将。那场恶战,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浴血奋战直至身负七处重伤,壮烈殉国。这两封信就成为他的绝笔。但是,他却没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

  新四军连长程雄在江苏省六合县桂子山与日军作战中牺牲,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抗日将士的这种气节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最终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此,泰山鸿毛之论作为一种生死观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遗训,有气节的人都会作出自己的正确选择。时光匆匆,旧人旧

  物渐渐湮没在时光中,关于那场战争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然而,纸故情还在。

  重温这些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亲人的缱绻对国家的忠贞,依旧深深震撼着我们。那用鲜血和生命雕琢的民族气节,将沿着血脉,一代代传承,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子里。

  第二篇:带着突击队攻占美军山头

  ——抗美援朝老兵、“全国战斗英雄”王学智的故事70年前,优秀中华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行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锤炼了人民军队。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制胜之道、建军之策,革命军人“钢少气多”的英雄气概,敢于亮剑、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中华儿女和革命军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的家国情怀,凝聚成了激励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民族心理。电视里播放电影《上甘岭》,坐在沙发上观看的90岁老人王学智看得泪水涟涟,他对保姆楚阿姨说:“这些冲锋的战士就像我排里的兵啊!”9月22日上午,当记者走进位于长沙市开福区轩辕殿社区燎原巷原市二商局职工宿舍302房时,正好看到抗美援朝老兵王学智的这一幕。王学智出生于安徽省涡阳县,18岁参军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广州、西南战役、抗美援朝等战事,1950年获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并获得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章、毛泽东奖章,后来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等。“打淮海战役时,我刚加入解放军没几天,还没来得及领到军装和枪,拎着装有4个手榴弹的菜篮子就上了战场。”王老讲起当年所经历的战斗,神情略显激动,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带入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当时,王学智跟着70多人的队伍攻入了敌人心脏。战斗异常激烈,70多人后来只剩下包括王学智在内的4名未受伤战士和15名伤员。“从现在起,我当班长,听我指挥。”生死关头,王学智站了出来,先将伤员包扎安置好,再和其他3名战士一起隐蔽在墓地里,敌人进攻时,就集中火力猛打,不清楚底细的10多名敌人吓得全部缴械投降。此后,他带着战友一起寻找两天三夜,找到了自己的连队,伤员得到妥善安置。因为机智勇敢,20天内连立3功,王学智被提升为班长,他的班被命名为“王学智班”。

  1951年秋冬,志愿军15军入朝作战,王学智此时是15军45师134团三营七连一排排长,身为全国战斗英雄,他带着战友们冲锋在前,攻坚克难。

  “在离鸭绿江300公里左右的地方,我们碰上了南朝鲜李承晚的一支部队,我带着战士们一上去狠狠打,这场战斗很快取得了胜利。”王学智接着讲述,不久,他们来到了上甘岭附近的沙乌狼市山,要将被美国鬼子占住的山头攻下来。有一天晚上,营里破格发了牛肉罐头当晚饭,有些新兵很高兴,而老兵们知道,接下来会有一场异常艰难的战斗。

  王老带着手势比划道:“我带着一排战士担任突击队,进攻从傍晚开始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这时,美军飞机在头顶盘旋,不时扔下炸弹,我们在战壕里反击美国军队,有的战友牺牲了,我们来不及悲伤,后面的人就得立马补上,真正是英雄虎胆、攻击在前,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一颗流弹击中了我的左大腿,顿时血流

  如注,由于伤势太重,无法行走,我找到一个深坑隐蔽起来,撕烂衬衣包扎伤口止血。部队临时撤下去了,我无法行走,只得躲在深坑里,两天两晚靠从牺牲的战友身上找水和干粮充饥。第三天,志愿军大举反攻,我爬到山下公路边,被战友发现抬到后方。最后,山头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夺下。”

  1954年,王学智转业到河北邯郸,几年后举家来到妻子家乡湖南长沙。他先后在长沙市公安局通泰街派出所、市第十六中学、市财贸委员会、市饮食公司、市二商业局工作。每到一地,这位“人民功臣”都深藏功名,从不争名争利,直到1991年离休。上世纪80年代初,单位分房子时,王学智主动放弃分配三室一厅的机会,把福利让给他人,自己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原市二商局不到70平方米的宿舍。

  记者环视四周,只见墙体斑驳、家具陈旧,但《参考消息》、《军事博览》等报刊一摞叠一摞,翻阅的痕迹一目了然。王老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眼不花耳不聋,每天必须看报纸看电视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哪天不看报,晚上觉都睡不着。”

  走过枪林弹雨的王老,对物质生活看得很淡,日常生活幸福感满满,他说:“健康活到90岁是我最大的幸福,一想到为革命牺牲的战友,眼泪水就来了。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提任何要求。我有什么资格居功自傲,给党找麻烦、提要求呢?”

  第三篇:毛泽东与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给予高度关注,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在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改革开放后农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毛泽东出生在湖南农村,父亲种着二十多亩地,身为农家子弟,他深知农民的不易与艰辛。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仍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落后农业大国。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摆脱完全依靠人力劳作的束缚和艰辛,毛泽东殚精竭虑,积极谋划。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认为,集体化加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1953年10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基本出路是社会主义,由互助合作到大合作社(不一定叫集体农庄)。”水利、农具、肥料、耕作法,这些可以靠互助合作来发展,但是,“将来进一步搞社会主义,就要靠机器(拖拉机)。”这就是说,畜力农具或可满足互助合作的小规模经营,而集体劳作的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大型农业机械的支持。而且,毛泽东还认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机械化大生产的实现,成为毛泽东构想整个国家和社会“脱胎换骨”的条件与基础。

  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业问题的毛泽东总结概括出农作物八项增产措施,即著名的“八字宪法”:土(深耕,改良土壤)、肥(增加肥料和合理施肥)、水(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种(培育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防治病虫害)、工(工具改革)、管(田间管理)。“八字宪法”要求深耕细作。1958年11月,在河南新乡视察时毛泽东补充说:“深耕细作,可能这是一条出路,加上机械化。”即农业“八字宪法”必须要和机械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作负担。为此,1959年4月,毛泽东在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所写的党内通信中强调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指示,为新中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方向。

  改造个体小农,巩固工农联盟在旧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在农具、技术等方面长期沿用传统生产要素,维持着小规模、简单再生产的小农经济。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强调,“要把一切党外农民,提高到无产阶级的水平”“将来我们要搞机械化,要搞集体化,那就是提高他们”。也就是说,将来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用机器武装,以此克服农民的分散、小生产的局限和不足,使其逐渐“工人化”。新中国土地改革结束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展开,毛泽东的这一想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解决“有计划地大量增产的要求和小农经济分散私有的性质以及农业技术的落后性质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提出,第一个方针是社会革命,即农业合作化,第二个方针是技术革

  命,“即在农业中逐步使用机器和实行其他技术改革”。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成为一套改造个体小农的措施。集体化从组织结构入手,推动农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机械化从技术角度切入,促使农业从传统转向现代。通过集体化、机械化两个互为整体的发展步骤,从而完成对个体小农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双重改造。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放到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来认识。他早在1937年《矛盾论》中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1959年12月,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又分析指出,“我们的工农联盟,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第二阶段是建立在合作化的基础上”“而没有机械化,工农联盟还是不能巩固的。”农业机器依托工业生产,用于农业发展,在毛泽东看来,它已成为联系工农之间的纽带,通过发展机械化,可以逐步缩小工农差距,从而团结最可靠的同盟军,建立牢固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联盟。这一思想很有启发意义。

  “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苏联农业发展的路径和经验,是先推行机械化再实行农业集体化。毛泽东认为,这一经验和做法并不适合中国。早在1943年,毛泽东就指出,在生产工具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把劳动力都集中到集体互助的劳动组织之中,进行生产关系上的改革,生产力也会有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农业机械化也基本

  零起步。在这种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还需要一个长时间段的发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毛泽东指出:“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之内必须依靠大力发展农业合作化,在合作化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各种可能的技术改革。”在我国的条件下,“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拖拉机等其他农业机器,“只有在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在毛泽东看来,集体化摆脱了个体分散无力的状况,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能为机械化的推行奠定人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基础。这是他基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发展的实际而作出的新探索,是一条与苏联农业发展不同的路径。

  农业机械化需要搞好配套和协作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能好高骛远,脱离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提醒要注意“现代化机械与改良农具的对立统一”,指出改良农具是技术革命的萌芽,由此可进一步机械化。为更好的开展农具改良,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加强研究工作,建议各省市自治区设立农具研究所,专门负责研究各种改良农具和中小型机械农具,要同农具制造厂密切联系,研究好了就交付制造。按照这一要求,全国上下从省到县相继成立了农机研究机构,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与此同时,为搞好多部门协作,共同促进并领导好全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毛泽东亲自提议设立农业机械部,甚至自己可以来兼任部长。他说:“要把农业机械分出来,搞一个小组,由总理专管,总理管不了我来管。把

  农业机械和其他机械放到一起,就把农业机械挤掉了。”他表示,可以“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来管农业机械,搞农业机械设计院”。在毛泽东的督促和关怀下,1959年8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通过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部的决定,陈正人被任命为部长。毛泽东高兴地指出:“今年已经成立了农业机械部,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看来为期不远了。”农业机械部的设立,使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四篇:哥仨一起上战场

  “我父亲张明山、四叔张春山、六叔张俊山,他们哥仨同时从老家开原入伍参军。1950年10月,他们各自随同所在部队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父亲和六叔分别随部队回国、复员、回到家乡,哥俩回来后,一直没能等到老四张春山回国的消息。直到烈士名单下来,才知道他已经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6月10日,在开原,讲述起父辈踊跃参军参战的英勇事迹,抗美援朝老战士张明山的儿子张林成这样对记者说。

  张林成的父亲张明山出生于1926年,年少时父母双亡,靠着做童工、打短工,勉强拉扯着弟弟们生活。1948年底,辽沈战役胜利,土改工作队进入开原郭家沟村,给张家哥儿几个分了地、分了牛,这样他们兄弟几个能靠种地糊口了。

  1949年5月1日,听说政府征兵,正在种地的张明山跑回家中,拉着四弟张春山、六弟张俊山一起来到开原县政府下属的三区区政府,报名参军。当天,兄弟三人都应征入伍。

  1950年10月,张明山与两个弟弟各自随同所在部队入朝作战。张明山被编制在志愿军工兵22团1营1连,张春山在志愿军19兵团64军190师569团2营6连,张俊山在志愿军公安18师53团机炮连。

  张林成说,从十多岁的时候起,他就经常听父亲讲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事,“父亲喜欢讲,我也喜欢听。我父亲所在部队,北起鸭绿江,南到板门店,东到扭岭山,西至大、小和岛,担负了鸭绿江、清

  川江、临津江、大同江、新安江、黄江、北汉江等众多重要江河渡口的桥梁架设和船舶摆渡工作。”讲起父亲的往事,张林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在父亲的那段往事里,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江河渡口,还是在炮火硝烟的前线战场,无论是在生活艰苦的荒山野岭,还是在凶残的敌人封锁之下,全团指战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展现了人民工兵的风姿。粗略换算,张明山所在团在作战期间,排出的土石泥雪方,以一立方米为单位计算,可以从平壤到达北京。

  1955年1月,张明山所在部队完成了在朝鲜战场上战时与战备军事工程的保障作战任务,奉调回国。同年3月复员。张俊山也从朝鲜战场回国,返回了家乡开原。

  “四叔张春山却长眠在了异国他乡。”1951年4月,张春山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英勇牺牲。张林成说:“后来,我四叔的一名战友给我们讲了他牺牲的经过。在第四次战役攻打汉城北山时,他和战友一起由山下向山上冲锋,刚冲到半山腰时,他不幸被敌军暗堡内重机枪射出的子弹击中,两条腿都受了重伤。他从半山腰往山下爬,最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张林成说,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奋勇战斗的父辈都已故去,为了不让后人忘记那段历史,他从2002年开始撰写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战争回忆录,如今已采访了60多位老战士。

  第五篇: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刘吉尧:智取华山的著名战斗英雄。1949年5月,一股国民党残匪逃窜到华山,梦想凭借华山天险,顽抗到底。6月14日,时任大荔军分区路东纵队侦察参谋刘吉尧带领6名侦察员,在当地向导的协助下从悬崖绝壁上登临华山北峰,出其不意地消灭了110多名北峰守敌,又夺取了上山必经的千尺幢等据点。1950年9月,刘吉尧出席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并被授予“全国特等战斗英雄”。

  为了表彰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和工农兵工作模范,激励全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激励全国人民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1950年7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

  我作为西北军区和第一野战军评选出的英模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临行前,彭德怀司令员为我们送行。从西安乘火车出发,沿途各个车站,欢送英模代表的群众敲锣打鼓,相当热闹。当我们到达北京前门车站时,受到了多名中央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站前广场正在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场面非常壮观。

  一9月25日,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合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正式代表共计350名,其中战斗英雄258人,工作模范44人,模范单位代表5人,民兵代表43人。另有起义部队代表64人列席会议。

  参加这两个会议的代表们,有来自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战斗英雄、地方的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也有来自工厂、矿山、农村的劳动模范。他们都是在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

  下午4时,开幕典礼开始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怀仁堂门口,迎接代表们的到来。代表们排成一路队形,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一一握手。这次握手,虽说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但对于所有英模代表来说,却是终生都难以忘怀的珍贵瞬间。

  当毛主席笑容满面地健步走进会场,全体人员都站立起来热烈鼓掌。掌声伴随着《东方红》的乐曲,久久不息。中央首长和各个机关的负责同志,以及各民主党派与人民团体的领导人,还有来访的外国友人,都出席致贺,整个会场气氛隆重庄严。

  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首先致开幕词,接着由毛主席代表中共中央向两个会议致祝词。当毛主席走向讲台时,会场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祝词首先对英模们的功绩作了高度概括,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英模们学习,鼓励英模自身也要努力学习,决不骄傲自满,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作出重要贡献。毛主席在祝词中着重提出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件大事,殷切地期望和鼓励英模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同全军指战员和全国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协同努力,为完成这两件大事而奋斗,并取得伟大的胜利。

  这是终生难忘的光荣时刻。台下的英模代表们望着敬爱的毛主席,都流下了兴奋而幸福的泪水。我也不例外。

  毛主席致祝词之后,立即有30多个单位的代表,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献旗和献礼。一些代表有幸再次站到毛主席面前,同毛主席紧紧地握手,台下的代表们都羡慕极了。

  战斗英雄代表魏来国、工业劳动模范代表刘英源和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刘玉厚三人,代表全体英模致答词,决心响应中央号召,在各条战线上都起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将新中国保卫好,建设好。

  二9月26日,英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恰巧赶上中秋节。下午6点,毛主席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参加英模会议的全体代表。出席宴会的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李济深、林伯渠、罗荣桓等领导同志。宴会开始,朱总司令和周总理先后致了简短的宴会词。接下来,英模代表们陆续地走向宴会讲台致答词。英模们一致感谢毛主席、朱总司令的领导,使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同时,向毛主席、朱总司令表决心,愿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为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而加倍努力。宴会结束后,朱总司令带着英模代表们,踏着皎洁的月光,畅游了中山公园。游园的观众都停住脚步,注目观望,非常羡慕。9月30日下午3点钟,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全国政协召集了5000人参加的干部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参加庆祝大会的,有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省市的领导同志、各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负责人、来京参加国庆节的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英模会议的战斗英雄与劳动模范代表等。9月30日晚上,毛主席举办盛大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

  周年宴会。像我这样过去在旧社会过着饥寒交迫生活的战士,今天以人民共和国英模代表的身份,同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欢聚一堂,并且在短短6天之内3次见到毛主席,真是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10月1日,英模代表们站在观礼台上,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当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时候,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毛主席身上,整个广场人声鼎沸,欢声雷动。这几天,代表们虽然已经几次近距离面见过毛主席,并且同他握过手,但在国庆节这一天,大家仍然一个个仰着头,伸着脖子,向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站立的地方不停地观望,口中不断地高喊“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坐在敞篷汽车上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和民兵。接着,一队队各军兵种的分列式,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乐声中,经过检阅台。战机成群结队地掠过广场上空,各种大炮和坦克如同铁流一般,由东向西滚滚奔腾。

  三9月26日至29日,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分别开会,代表们报告各自的英模事迹,交流战斗和工作经验。在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共有26位代表作了发言。我虽然没有上台发言,但因我同刘四虎、郭俊卿3个人的英雄事迹比较突出,所以被邀请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广播各自的战斗故事。因为会议的任务之一是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所以我听得十分认真。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我都仔细记录下来。我既学习其他战斗英雄的英勇精神,也学习他们的聪明才智。“洛阳营”指挥员张明运用

  智慧加勇敢的作战艺术,刘子林创建的突击敌人心脏和首脑机关的尖刀战术等,都对我启发很大。我这大半辈子,之所以能够不断地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与这次英模代表会议上的思想收获和同伴鼓舞,有着一定关系。

  9月28日,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互邀代表作典型发言,交流经验。9月30日上午,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作了题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英雄主义运动》的总结报告。10月2日,两会合并举行闭幕式。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代表主席团致闭幕词。

  在这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授予我“全国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周总理代表政务院向英模代表授奖时,亲自把奖章挂在我胸前。

  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代表,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了致敬电。这份致敬电,充分表达了我们全体与会代表的决心和愿望。同时,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和全军范围内开展的英雄表彰大会。此次群英盛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军政治工作的一件大事,对全军乃至全国的思想政治工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篇八: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喜迎建党百年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大全5篇

  喜迎建党百年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爱上了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从那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情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长征路上的严峻险阻,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白色恐怖下的千回百转,南征北战的荡气回肠,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一首首雄壮的诗篇,是镌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信心满怀。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

  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期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谢历史的选取……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依,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一百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人,稚嫩的双手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托,我们是跨越世纪的新一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

  革命的精神不能抛弃,它依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把自我的人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潜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共同谱写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崭新篇章!

  喜迎建党百年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2

  第29届奥运会正在中国举行。中国健儿们身着红色主基调的运动服活跃在各个赛场上,满载着感动!

  红色,传承了中华民族多少历史,多少的辛酸。那种鲜亮,那种光芒——深沉而又勇敢。饱经风霜,饱经磨难。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从教科书里知道了邱少云、罗盛教的英雄故事。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赤手空拳打江山,为的就是能让老百姓翻身作主过上好日子!历经千辛万苦,血染的日子里记满了多少英烈的动人事迹。

  1998年,在那个烈日灼灼的夏天,疯狂地洪水在中国大地从南到北泛滥,肆无忌惮!第一时间,几十万人民子弟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在大堤上。“董存瑞连”、“沙家浜连”、”双大功连”、“蟠龙山英雄连”、“三八线

  英雄尖刀连”……数百面不同历史时期的战旗迎风飘扬在大堤上。

  那个时候,抗洪战士吴良珠已是肺癌晚期了!可是在这灾情日益严重的时刻,他却没有放下责任,依然奔赴在前线,竟连续工作了55个昼夜。开汽车、垒堰堤、堵渗漏、背沙袋,直到昏倒在大堤上。当医生打开他的腹腔时,全都被镇住了!肿瘤已经像葡萄一样布满了整个肝区,其余的都已破裂。腹腔内竟出血达700毫升!冰冷的讯息传来——抢救无效!55天!也许对常人来说很平凡,但对于他,每一日都是煎熬!每一日都背负着千斤重的责任。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时间凝固了,停滞在被残酷的大地摧毁了的汶川!那前一秒还欢声笑语的家园——顷刻毁于一旦!天一下子暗了,梦碎了!原本恬静的城镇,被面目狰狞的残垣断壁、砖石瓦砾所_。心,在剧烈地颤动!泪,似乎绝了堤!

  我无法忘记母亲的那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我无法忘记那名不顾自己安危的子弟兵的哭喊声:“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让我再救一个!”我更加无法忘却那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谭千秋!

  他弓着背,双手紧紧抓住讲台边沿,一动也不动,而他的头部却已经深深地凹下,红殷殷的一片……

  20xx年8月8日20点在北京拉开了第29届奥运会序幕,至今已囊货了枚金牌,这与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相比已有了飞跃般的突破,更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当他们还在想中国是否仍处在汶川的悲痛中时,却已被这个民族的力量所震撼!

  这个5月,这个20xx是那么的伤痕累累,又那么坚强!就像先辈们留下的那些足迹一样!

  他们的爱国之心,敬奉之心,团结都让我们深深感动和铭记。因为我知道,我的祖国历史是多么悠久,多么沉重;我知道,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壤,还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强!这不是外国人说的民族特色,而是民族精神,是中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憾天动地的民族魂!

  喜迎建党百年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3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红色精神,立报国之志》。

  从1919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指引我们在新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诞生。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红色鲜艳的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篇九: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建党100周年党课讲稿:党旗的故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舰”,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悠悠长夜下终于亮起了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党旗的由来旗帜是形象,旗帜是方向。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这面以红色为底色,左上角缀有金黄色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图案的旗帜,伴随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1921年夏日的一天,在古城嘉兴烟雨迷蒙的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崭新政党。初创时,正值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年轻的共产党人还来不及周全地考虑作为一个政党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旗帜在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一定要有鲜红的颜色,一定要体现建党宗旨和党的性质,一定要与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共和国的建党方向一致。1922年,党的“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自然要与列宁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保持一致。于是,各地党组织各自模仿联共(布)党旗的式样自己制作,但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为了表示出“我们要高高举起共产党旗子”的鲜明立场,起义筹备阶段首先

  要设计、制作一面崭新的旗帜。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位曾经赴海外留学的年轻人何长工。他曾经在苏联见过共产国际和布尔什维克的旗帜,那个带有镰刀和斧头的图案就是共产党的标志。这是一面鲜红色的旗帜,旗帜中央缝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五角星的中心是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图案,紧靠旗杆有一条10厘米宽的空白,上写“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面旗子虽然参照了苏联旗帜的样式,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看起来十分威武。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亮出自己的旗帜,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也是人民军队的旗帜,更是标志着中国革命必将走向胜利的旗帜。身处暴动前线的毛泽东看到这面旗帜,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通告14号——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要坚决勇敢地树立工农革命的大旗……建立工农政权。”“一律废除青天白日旗,改使红旗,以斧、镰为标志与国际旗同。”这应该是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做出的关于党的旗帜的正式决定。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火如荼,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全面独立地着手解决自己的问题。194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包括党旗样式在内的一系列决议。确定了党旗样式:保留象征工农联盟的镰刀锤头,去掉旗帜上的五角星,旗底色为红色。”

  1945年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抗战的伟大胜利,即将隆重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

  迎接“七大”的召开,为了让作为中国共产党标志的党旗更加完善,更加充分地反映大多数共产党员的心声,有关部门组成了“党旗党歌委员会”,在广大党员中开展征集活动,得到了热烈响应。在短短的征集时限里,230多种党旗图样汇集到委员会。组织者为了便于大家更公正、客观地评判,专门举办了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的展览。

  应征作品大部分来自基层,有的是用红纸剪贴,有的是用颜料上色,纸张粗糙,工具简陋,有些色彩已因岁月的磨蚀而变得模糊。但透过一幅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质朴笔触,人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那些普通党员热爱党的一颗颗赤诚之心。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并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和平生活,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又把中国重新带入到烽火硝烟之中。

  1949年,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会场主席台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中央挂着毛泽东、朱德的画像,画像左右是两面展开的十分醒目的红旗,旗面上缀有镰刀和锤头,中间还庄重地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

  关于党旗式样及其规范化问题,中央一直很慎重,曾多次提出并逐步形成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1949年6月15日,中央宣传部曾发出“关于党旗问题的通知”,指出:“中共党旗过去无正式规定,现正在拟制中;

  在未颁布前各地不要自行公布党旗格式尺寸及解释。”1950年,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曾委托钟灵等专家设计了三个党旗的图案,但始终没有选定。

  1951年,即将迎来建党三十周年,各地纷纷询问党旗式样问题,

  中央办公厅曾就此事请示中央,中央领导同志意见,此事需经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此过渡时期,只能沿旧例,仍用“红旗左上角缀以锤头镰刀”的样式,此外并无其他具体规定。6月17日,中央发出通知,“在党中央未正式规定出党旗的统一式样以前,在党的三十周年纪念时,各地仍可按旧例,一律采用左上角缀以黄色镰锤图案的红旗,旗上不另加中国共产党字样或其他记号。”

  为了维护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尊严,使党旗党徽的制作和使用更加规范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党徽党旗制度逐步得到健全。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规定》共12条,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党旗党徽的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至此,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终于有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第一次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分别对党徽图案、党旗图案和党徽党旗的性质以及制作和使用做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材料作和使用党徽党旗。”《党章》郑重地列入这一章内容,对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增强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十: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建党百年优选感人红色故事演讲稿汇总5篇

  学习尤如登山,需要坚持,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只要懂得享受,也能其乐无穷,当攀上顶峰时,便能饱览美景。

  建党百年优选感人红色故事演讲稿1作家秦兆阳在《无题》诗的一开头,有三个异常耐人寻味的悖论。

  片大片的高山杜鹃花映入眼帘。然而在70多年前,这儿大片大片的土地上留下了上万名红军的尸骨。他们或者战死在一个之后一个的战役中,或者被冻死、饿死在雪山上,深陷在草地里。据一位老红军回忆:那时掉队的人迷不了路,沿途都是牺牲的战友,他们生前是战士,死后是路标啊!《阿坝党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后边过来的人无需向导,顺着沿途的尸体就能够找到行进路线。”

  听了这个材料,亲爱的朋友,您的心灵颤动了没有听了这个材料,我们才更加深刻地明白,什么叫做“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什么叫做“前赴后继”!什么叫做革命路上的路标!

  如果你去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那里就能够看到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遗像,看到李慰农、郭隆真、刘谦初、李春亭等烈士的遗像。纪念馆内一些挽联是那样感人心魄:“英烈伟绩惊天动地,誉满滨海名垂后世”;“万众长歌悼英烈,四化伟绩慰忠魂”。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要多想想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辈,多想想那些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多想想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

  来到这美丽的青岛,我真想深入大街小巷,去寻找轰动全国的“微尘”。

  

  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有个群体的名字——“微尘”。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共产党员。“微尘”是青岛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体,是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展现青岛社会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一个红色路标!“微尘”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因为有“微尘”这样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才能在今日继续坚持鲜红的颜色!也正因为有“微尘”这样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滨海明珠青岛才更加美丽!更加富有魅力!更加具有国际影响!

  是的,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人都在演绎着属于自我的故事,精彩或平淡,伟大或渺小,亮丽或灰暗,折射出不一样的生命色彩。那里面,一个决定的因素,就是你有着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向革命先辈和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向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群体学习,把崇高的意识融进我们的血液里,成为一种永恒的品格,不去感慨如轮的岁月,不去追求浮华和浮躁,不去羡慕额外的贪欲,只为心灵的无怨无悔,用良好的品格书写人生的篇章,为党旗争光添彩!

  建党百年优选感人红色故事演讲稿2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

  

  也没搜着。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还挤着眼睛、歪着嘴巴狞笑者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尽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推荐访问:筹备建党的辛酸故事 建党 筹备 故事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