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员干部心得感想5篇

时间:2023-10-15 17:24:01 手机站 来源:网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员干部心得感想5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员干部心得感想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理论武装与思想建设的关系,对于推进全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进行的理论创新、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政治上的清醒来自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来自思想上的坚定。在党的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为了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只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搞好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正确的纲领和路线,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全面正确领导,确保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各项任务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根本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引领党和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引领党和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引领党和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历史规律、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走出强国复兴的铿锵步伐。

  第三,结合新时代党的实际,切实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工作。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做到:一是真学。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把握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二是真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拥护“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三是真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员干部心得感想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反映了理想信念教育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做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一个政党理想信念坚定,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理想信念淡薄,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风一吹就散。一名党员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创造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靠的首先就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因此,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第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必然要求。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理想信念上出了大问题是特别重要的原因。这充分说明,坚定理想信念,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淬炼,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但也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甚至盲目崇拜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这些现象,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因此,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第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检验、持续深化的过程。现在拥有理想信念,不意味着将来一直拥有理想信念;现在理想信念坚定,不意味着将来理想信念一直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部署开展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时,都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任务。新征程上,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之以恒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牢固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员干部心得感想篇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是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和国家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自我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是关系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重大课题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坚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把监督贯穿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项工作,以强有力监督推动自我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巡视监督、派驻监督“两个全覆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推动党内监督全覆盖;党的十九大后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国家监察范围,逐步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格局,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协调。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四梁八柱”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不断健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进治理功能持续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准确把握“党统一领导”根本前提。党统一领导,就是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做实做强党委(党组)全面监督,加强对各类监督主体的领导和统筹,使监督工作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压实纪委监委监督专责,贯通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不断强化党对监督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领导。要用好问责利器,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主动开展和自觉接受监督,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准确把握“全面覆盖”目标任务。全面覆盖,就是要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抓好“关键少数”,带动整个监督体系更加严密、更加有效运转。要坚持在党内监督定向引领下,促进各类监督既依照自身职责发挥效能,又强化关联互动、系统集成,形成同题共答、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完善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的制度,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准确把握“权威高效”实践要求。权威高效,就是要牢牢把握监督的政治属性,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监督重点,提升整体效能。要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充分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着力纠正政治偏差、督促整改落实,保障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以督促监督对象履行职责使命为着力点,推动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破解监督难题,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继续深化监督制度改革,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把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员干部心得感想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机制之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完善。

  第一,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党中央的权威体现在哪里?首先就体现在党中央说的话能够算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能够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已有比较健全的机制,但也存在差距和不足,必须不断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需要全党同志有高度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也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陆续制定或修订了一批重要的党内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党的领导全覆盖,保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门建立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制度机制,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地见效。值得注意的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过程中,有的地方和部门仍存在不在乎、装样子、做选择、搞变通,空泛表态、敷衍塞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在实践中加紧落实。

  第三,以更好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着眼点,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重点是抓好3条:一是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正确处理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积极主动将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政令,转化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二是强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制定责任清单,化解部门分歧,消除条块梗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建立定期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和报告、通报制度,切实解决贯彻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党的二十大报告党员干部心得感想篇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是对今后党的政治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一,“政治三力”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最核心的能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政治属性是党的第一属性,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核心能力,“政治三力”是政治能力的集中体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实践证明,提高“政治三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才能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战略、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推进工作的实践中去,进而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第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三力”上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明显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学习,努力把提高“政治三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原则、深入贯彻各项政治要求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新时代新征程上会有很多风险挑战,党的建设始终面临重大考验,这就要求坚持不懈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持之以恒提高全党的“政治三力”。

  第三,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关于提高“政治三力”的各项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三力”,必须把讲政治的要求化为内心自觉、内在主动。在提高政治判断力方面,应不断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的能力,从政治上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注重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特别是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在提高政治领悟力方面,应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深刻领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政治内涵和政治考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任何事情都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在提高政治执行力方面,应经常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始终以政治标准、更高质量完成任务。

推荐访问:二十 党员干部 感想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