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2023年)

时间:2023-04-05 10:24:03 手机站 来源:网络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1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2023年)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1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时。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是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个要学习的新内容。一年级学习的20以内的加减法,既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又适合对学生学习本节课进行有效的学法渗透和迁移,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买电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感受、发现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及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买电器”活动,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提出加减法问题,产生计算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学生在尝试计算、动手操作、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获得了学法的迁移,理解了口算算理,掌握了口算方法,体验了成攻喜悦,三维目标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1)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2.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交流各自的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口算能力

  3.(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正确计算。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猜数游戏—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500+800的计算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解决其他几个计算问题巩固所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基本练习 —提高性练习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阅读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1)

——《买电器》说课稿3篇

《买电器》说课稿1

  教材分析:

  《买电器》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算法多样化,提高口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百、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分析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图片、计数器

  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 是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金老师最近买了新房,想要去买一些电器,谁愿意做小参谋陪老师去?那好,我们就到南阳路的永乐电器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买电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买电器》主题图,学生认真观察

  2.猜价钱

  “这里的电器可真不少呢,我们边看边做猜数游戏吧,老师周末已经向售货员打听过这几种电器的价格,请你们来猜猜。”

  师:电扇的价钱是由二个百组成,你能猜出它的价钱吗?

  (学生回答:200元)“就是200元.”出示200元

  师:你真了不起,再来一个,听好了,冰箱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赶快猜)快接近了,有九个百,六个十组成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960元)

  师:你们可真聪明,(出示960元)来一个难点的,电视机的价格在500元——1000元之间(学生热情很高)

  生:我猜是600元。

  师摇摇头说 :“你这个价钱有点低了。”

  生:我猜是900元。

  师:高了一个百。

  生:我知道800元。

  师:恭喜你答对了。出示800元

  师:洗衣机的价钱是一个整百数(700元)比700元少2个百(500元)你们可真能干,

  3.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买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视机,一共需要多少钱?

  (教师出示学生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一起读两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列式:500+800= (老师板书)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请大家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4.小组合作,探究算法(给三分钟时间学生交流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指名汇报,老师板书出各种算法。

  (1)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所以500+800=1300,(好,我们用计数器来演示一下看是不是这样)出示计数器

  师:看来,你认真思考了.好,谁还愿意来说

  (2)5+8=13,所以500+800=1300(你也很会动脑筋)

  (3)800+200=1000,1000+300=1300(你结合了我们一年级学的凑十法)

  ……

  5.体会算法最优化

  我们研究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同桌交流一下。

  6.小结: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计算出了整百数的加法,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

《买电器》说课稿2

  一、说内容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一课时。教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境,请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学习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及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整数加减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生

  我校身处城市,班里的孩子们对各种电器非常熟悉,并且有逛家电商场的经历,对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较好,能根据情境提出相应的加减法问题。孩子们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一年级的两次口算过关检测,过关率均达到了100%。部分学生能口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欠缺。

  三、说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这节“口算教学” 设计成“生活的数学,活动的数学、有趣的数学,发展的数学”。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2、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 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运用的

  教法有:情境设置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法有:迁移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操作法。

  五、说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计数器、一袋数字卡片。

  学具:每人一个计数器、20张百元卡片;同桌一袋数字卡片。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发展学生数感

  上课伊始便设计了“买电器”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猜电器价格”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自主协作探究,明算理知算法

  在本节课中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通过“根据情境提数学问题”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方面。课件展示要解决的问题:“爸爸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多少元?”,板书算式:。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展示汇报等多种活动来探究500+800的计算方法,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领悟到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算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以突破教学重点。在汇报展示环节孩子们可能会通过数100元钱币卡片、拨计数器、运用凑十法等方式进行计算,此时应鼓励孩子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孩子们不仅能更加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算理,更能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性思维,以突破教学难点。

  (三)技能运用并进,提高口算效益

  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及时组织口算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口算技能。在口算练习时请孩子们对比小结注意事项,以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玩“抽卡片、列加减法算式”的游戏,使原本枯燥的口算练习趣味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设置了拓展性练习,请孩子们帮淘气设计20xx元压岁钱怎么花的方案,设计的方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孩子们不仅能体会到口算的价值,更能体会到估算、理财等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时趁热打铁,请孩子们以“我的压岁钱怎么花”为内容写一篇数学周记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作业,以体现数学的生活性、发展性。

  (四)反思评价相长,提高自信心

  通过自主、同伴、师生之间的反思、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体验成功的快乐,激起追求的意念和力量,为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说板书

  为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了简洁、醒目的板书。

  主课题:买电器。(黄色)

  子课题: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红色)

  板书主页面:

  (1) 算式:500+800=1300(元)(黄色)

  (2) 答话。答:共花1300元。(黄色)

  (3) 算理:5个百+8个百=13个百

  也就是1300 (红色)

《买电器》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的是《买电器》一课。

  一、说教学内容。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一课时。教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买电器的生活情境,请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学习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及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整数加减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生。

  我校身处城市,班里的孩子们对各种电器非常熟悉,并且有逛家电商场的经历,对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较好,能根据情境提出相应的加减法问题。孩子们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一年级的两次口算过关检测,过关率均达到了100%。部分学生能口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欠缺。

  三、说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这节“口算教学”设计成“生活的数学,活动的数学、有趣的数学,发展的数学”。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3个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五、说教学重难点。

  孩子们虽然能口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但对于其中的算理理解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相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为: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六、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运用的教法有:情境设置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法有:迁移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操作法。

  七、说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计数器、一袋数字卡片。

  学具:每人一个计数器、20张百元卡片。同桌一袋数字卡片。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发展学生数感

  上课伊始便设计了“买电器”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猜电器价格”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协作探究,明算理知算法

  在本节课中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通过“根据情境提数学问题”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方面。课件展示要解决的问题:“爸爸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多少元?”,板书算式:。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展示汇报等多种活动来探究500+800的计算方法,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领悟到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算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以突破教学重点。在汇报展示环节孩子们可能会通过数100元钱币卡片、拨计数器、运用凑十法等方式进行计算,此时应鼓励孩子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孩子们不仅能更加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算理,更能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性思维,以突破教学难点。

  (三)技能运用并进,提高口算效益

  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及时组织口算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口算技能。在口算练习时请孩子们对比小结注意事项,以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玩“抽卡片、列加减法算式”的游戏,使原本枯燥的口算练习趣味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设置了拓展性练习,请孩子们帮淘气设计20xx元压岁钱怎么花的方案,设计的方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孩子们不仅能体会到口算的价值,更能体会到估算、理财等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时趁热打铁,请孩子们以“我的压岁钱怎么花”为内容写一篇数学周记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作业,以体现数学的生活性、发展性。

  (四)反思评价相长,提高自信心

  通过自主、同伴、师生之间的反思、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体验成功的快乐,激起追求的意念和力量,为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九、说板书。

  为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了简洁、醒目的板书。

  主课题:买电器。(黄色)

  子课题: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红色)

  板书主页面:

  (1)算式:500+800=1300(元)(黄色)

  (2)答话。答:共花1300元(黄色)

  (3)算理:5个百+8个百=13个百

  也就是1300(红色)

  以上是我对《买电器》一课的设想与构思,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2)

——《买电器》教学设计3篇

《买电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2、对"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减"这一算理的理解。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的好朋友淘气要搬新家了,他要给新家买电器,想请大家一起去看看,愿意吗?

  二、自主探究,交流算法。

  1、看一看:商场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呢?(课件出示4种电器)

  2、猜一猜:要想买电器,先要知道他们的——价格,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

  洗衣机——整百数,在400和600之间;

  冰箱——是由9个百,六个十、组成的一个数;

  彩电——8张100元;

  电风扇——是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2,十位和个位的数是0。

  3、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提问:

  (1)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共花多少元?

  (2)买1台风扇和1台电冰箱共花多少元?

  (3)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4、探索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淘气家急需要洗衣机和电视机,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共花多少元?

  (1)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

  (2)板书:500+800=

  (3)小组讨论:计算“500+800”你有什么好办法计算出来?将的你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4)各小组展示算法。你们小组有什么好办法?

  大家开动脑筋想出来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就选出你喜欢的一种和同桌说一说。

  (5)小结:整百数相加减,把百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解决减法问题

  (1)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整百数加、减的口算方法,淘气也没闲着,他写了这样一个算式960-500,你知道960-500能解决什么问题?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看谁最棒。

  (3) 回报交流。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数、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其实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三,实践应用

  1,大家帮了淘气这么大的忙,他非常感谢大家,送给同学们一些美丽的气球,看,这些气球上还有算式呢?如果你知道得数,请你涨起来大声说。

  (课件显示:670-600,500+200,670+300 670-60,700-300,460+200)

  2,你说我算

  咦,这些气球上怎么只有得数呢?原来是想让你写出和是500与差是700的算式。

  ( )+( )=500

  ( )-( )=700

  3,帮助>、<、=找家

  我们还有三位小伙伴今天也搬家,他们是>、<、=,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快来帮帮他们吧。

  280+300○280+30 6400-400○6400-400

  750+40○40+750 960-80○900-80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学习了整百数加减的口算方法,还会用这些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表现很出色,课后请同学们留心一下,哪些问题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的?

《买电器》教学设计2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第一节课,意图是结合数线图、计数器、口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进而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重要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对于100以内数的计算已经没有太大困难。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提出用整十数、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是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

  学习难点

  理解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提出并解答加减法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淘气搬新家了,想请大家一起去帮忙买家用电器,看,他已经来到商场了(出示课题,播放课件)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产生兴趣。

  二、新知探究

  环节1找出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4种电器,说一说都有哪些商品和他们的单价。

  环节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口述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环节3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共花多少钱?

  (1)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师板书

  (2)小组讨论:计算“800+500”你有什么好办法?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各小组展示算法。你们小组有什么好办法?

  各小组派代表黑板展示。

  2、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请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算一算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学生先独立解决,再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4.我说你算。

  同桌两人一组进行学习活动。

  5.打枪游戏。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买电器

  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共花多少钱?

  500+800=1300(元)

《买电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2、对"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减"这一算理的理解。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的好朋友淘气要搬新家了,他要给新家买电器,想请大家一起去看看,愿意吗?

  二、自主探究,交流算法。

  1、看一看:商场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呢?(课件出示4种电器)

  2、猜一猜:要想买电器,先要知道他们的——价格,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

  洗衣机——整百数,在400和600之间;

  冰箱——是由9个百,六个十、组成的一个数;

  彩电——8张100元;

  电风扇——是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2,十位和个位的数是0。

  3、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提问:

  (1)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共花多少元?

  (2)买1台风扇和1台电冰箱共花多少元?

  (3)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4、探索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淘气家急需要洗衣机和电视机,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共花多少元?

  (1)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

  (2)板书:500+800=

  (3)小组讨论:计算“500+800”你有什么好办法计算出来?将的你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4)各小组展示算法。你们小组有什么好办法?

  大家开动脑筋想出来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就选出你喜欢的一种和同桌说一说。

  (5)小结:整百数相加减,把百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解决减法问题

  (1)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整百数加、减的口算方法,淘气也没闲着,他写了这样一个算式960-500,你知道960-500能解决什么问题?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看谁最棒。

  (3) 回报交流。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数、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其实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三,实践应用

  1,大家帮了淘气这么大的忙,他非常感谢大家,送给同学们一些美丽的气球,看,这些气球上还有算式呢?如果你知道得数,请你涨起来大声说。

  (课件显示:670-600,500+200,670+300 670-60,700-300,460+200)

  2,你说我算

  咦,这些气球上怎么只有得数呢?原来是想让你写出和是500与差是700的算式。

  ( )+( )=500

  ( )-( )=700

  3,帮助>、<、=找家

  我们还有三位小伙伴今天也搬家,他们是>、<、=,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快来帮帮他们吧。

  280+300○280+30 6400-400○6400-400

  750+40○40+750 960-80○900-80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学习了整百数加减的口算方法,还会用这些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表现很出色,课后请同学们留心一下,哪些问题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的?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3)

——买电器教学反思3篇

买电器教学反思1

  《买电器》这一课是一节口算课,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这节课我做了一些探索。

  1、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电器示例提出我买电器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出多位数的加减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2、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探索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3、注重算法多样化。在解决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引导和评价。

  不足之处:

  1、虽然学生已经对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但是对于口算来说,要求的是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这节课来说学生的计算能力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学生计算还达不到让人满意的程度。

  2、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的,必须要经常的练习和老师耐心的指导,这一点我做的不是很好。

  3、课堂上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

买电器教学反思2

  如何上好计算课,把枯燥乏味用生动有趣来代替?如何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算法多样化?为此,我尝试着将这节“口算教学”设计成“生活的、活动的、有趣的、发展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创设“买电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动脑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并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同时,把“分类”“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巧妙地渗透在教学中,努力让原本枯燥、单调的口算教学变得有趣、饱满、灵动、厚实,具有深度,富有创新。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内容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买电器”活动,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并结合“买电器”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在课堂处理上,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价格竟猜,发展学生数感。

  我创设了淘气搬家买电器这一情境,并引出问题:“你知道这些电器的价钱吗?请你来猜一猜”。价格竞猜是本节课的“兴奋点”。通过创设“猜价格”的游戏活动,既复习旧知,又能激起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根据所给的提示,同学们都抢着来猜。在这里利用猜数游戏猜出电器价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组成的掌握,也为后面的计算作一些铺垫,从孩子们兴奋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孩子们喜欢这种智慧型的学习方式。

  二、 自主提问,探究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买电器》情境中,我注重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电视机和冰箱一共多少元?”“冰箱比电视机贵多少元?(电视机比冰箱便宜多少元?)”,并能通过探究学习,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如: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元?你会列式吗?在计算500+800得数时,同学们说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

  A、5加8等于13,再在后面加两个0,也就是1300。

  B、5个百加8个百就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

  C、800+200=1000,1000+300=1300。(凑整千)

  在探索过程中,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的过程,充分展示和交流多种算法。在比较观察中感受和理解“进位”的含义。对于算法最优化的选择,我没有急于评价哪种方法的优与劣,而是通过对比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计算中学会观察,学会比较,体验到最优的算法。这样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固然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鼓励算法多样化,学生们在算法创造中闪现出了灿烂的火花更是难能可贵的。

买电器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买电器”的情境,价钱都是整十、整百的数,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电器的生活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学习整十、整百数相加减的口算。

  学情分析:

  学生有较为熟练的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经验,对于立足于方法和策略的学习有一定的体验。在用规范准确的语言描述计算理由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整十、整百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 整十、整百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小黑板、100元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

  1、 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最近搬家了。今天,他们家要到商场买电器。咱们和淘气一块去,好吗?请看商场里有许多电器。(有小黑板出示洗衣机、电视、电冰箱、电扇,用纸条遮住其价钱。)

  2、 游戏:猜价格。但是,每种价钱是多少呢?老师请你们猜一猜。

  ⑴、洗衣机的价格是一个整百数,它在400—600之间。(500)

  ⑵、电视的价钱相当于8张人民币的价钱。(800元)

  ⑶、电冰箱的价钱是由9个百,6个十组成的。(960元)

  ⑷、电风扇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2,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200元)师根据回答,一一出示各电器的价格。

  3、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先小组内讨论,再汇报交流。

  如: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一共多少元钱?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冰箱便宜多少钱?买其中的三样或四样电器共花多少钱?1000元能买哪几种电器???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有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第1个问题上,并板书该问题。

  二、 探索新知

  1、 列出算式:让学生列出算式:500+800=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2、集体交流,展示算法的多样化。

  生1:800+200=1000,1000+300=1300

  生2:500+500=1000,1000+300=1300

  生3:5张100元加上8张100元等于13张100元,也就是1300元。

  生4:在计数器上拨出500,再加上800,就是1300

  师肯定以上几种算法,并指演示用计数器拨珠子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而领悟计算方法,验证其他几种方法的可行性。

  3、尝试练习

  ⑴、引导学生提出:一台电视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元?

  ⑵、理解题意后列式:800—500=

  ⑶、让学生说说算法。

  ⑷、引导学生做课本第53页“试一试”中的第1—3题。

  ⑸、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冰箱一共多少钱?800+960=

  ②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风扇贵多少元?

  三、 小结

  根据问题,完善板书: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

  四、 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54页第1、2题。

  五、 板书设计 买电器

  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共花多少元钱?

  500+800=1300(元)

  答:共花1300元钱。

  一台电视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元钱?

  800—500=300(元)

  答:贵300元钱。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4)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 播放牧童骑牛图)

  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

  4、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

  5、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

  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

  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

  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10、指名说。

  11、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你离诗人不远了,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由所见猜测内心、打破了牧童原来的*和的环境,气氛紧张、犹如听到蝉鸣、表现出牧童的反应机灵、写出了牧童怕惊跑了蝉儿,体现出牧童站在那儿仔细察看蝉儿的确切位置,想一下子捉住它。)

  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6、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

  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标出箭头)(播放全诗,播放音乐)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

  指名背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指名说。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

  3、诗歌展示。

  4、师评:

  五、结语:

  本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在画与诗、诗与画之间走了个来回,感受到极*常极普通的字词,带给我们的无穷新意、无穷妙趣,课后把你创作的诗歌与你的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

  浏览了很多教案,我最终选择了这篇,原因是此教案的问题设计有深度,可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简单的来理解古诗的意思。问题一:从诗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牧童?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他生活的很悠闲,很潇洒,无拘无束,他是一个机灵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通过他们的回答我感受到学生能够透过文字,体会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问题二:后两句,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学生对于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体会,如:“捕”体会到牧童可能在思考:我要想个办法把知了给逮住,如果用捉就不能表现他的机灵。“忽然”也可以看出牧童的机灵。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之后,我问:“想象一下:牧童是怎样捕知了的?”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回答得很好!生1:他可能轻轻地从牛背上下来,跑回家拿个网兜子,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知了附近,用网兜子把知了捕到。生2:他可能站在牛背上,让牛走到知了附近,然后轻轻用手去捉知了。生3:他可能把有知了的树枝轻轻地拿下来,准备用手去抓,可知了却忽得一下飞走了。

  最后,我出示一些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让学生读一读,多做一些积累!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这位儿童在干什么?他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初步猜测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学生自学部分

  l.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引导交流部分。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读准节奏,说说诗意。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引导:“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想象训练:“忽然闭口立”牧童还会做些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全文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也叫牧童。)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见”还可怎么组词呢?请大家想一想,“所见”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反复练习,读准读熟

  (一)初读课文

  l.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4.学生试读、教师检查读。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想想我们读的诗句,你发现我们刚才只是从图中用眼睛看了画面上的内容,可作者所见的,还有什么?

  1、“见”不光是“看见”,还包括“听见”……再看看这幅图,再读读课文,,你能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先看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中那些词语不理解?

  2、学生质疑。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4、牧童在牛背上高声唱歌时的心情怎样?想象这时画面的情景。

  5、指导读出牧童高兴的心情。

  6、起初,牧童在牛背上高兴地唱着歌,后来呢?请大家看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一句有那些地方不懂呢?

  7、学生质疑。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9、你捉过什么东西?“忽然闭口立。”,你能想象出牧童当时的样子吗?

  10、你认为这句怎么读?与第一句的情景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那些词语写得最有意思?你喜欢这个小牧童吗?

  11、教师引读。

  12、这个小牧童捉到蝉了吗?为什么?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1、想象着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分析结构,说偏旁。

  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5)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及反思1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坐井观天》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像这样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齐读。

  二、层层深入,引导初读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桌同学。划出带拼音的生字词。

  2、自由认读生字词,纠正字音。

  3、小老师教读。

  4、语文童子功:即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的意思。

  5、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课题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板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再读课文

  ⑴指名说:揠苗助长会产生什么后果?

  ⑵用上你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枯死的意思。

  2、这人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边朗读边感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读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实长高了吗?可这人觉得呢?他此时心情怎样?

  ⑶理解焦急,说说近义词。

  ⑷齐读这个人自言自语说的话。

  3、他这么说,有没有这么做?想了个什么办法?你从哪个词发现他想了很长时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4、你发现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长时间?累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理解筋疲力尽并感悟。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它的意思。

  5、这么累,他认为值吗?你从哪知道?

  出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⑴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费、一大截。

  ⑶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边读边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⑷你认为值吗?为什么?

  6、看图讲讲这个故事。

  7、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8、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维,深度挖掘

  1、小结寓意。

  2、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3、播放课件:断骨增高手术造成瘫痪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⑴指名读一读相关资料

  ⑵结合今天学过的揠苗助长,你有什么体会想说一说。

  4、小结:我们在*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五、指导生字书写

  评析:

  1、自主合作学习生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提倡个性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看图、表演,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再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

  3、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此,在完成好本课基本任务的前提下,我适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寻找、关注身边相同的事例。并播放眼下最现实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即:断骨增高手术带来的危险性。让学生在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的基础上学会更深入地挖掘。明白生命的珍贵,知道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它自己的力量。从而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目标:

  认识“焦”等3个生字,会写“焦”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番茄成长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出示课题 )谁来读读故事的题目。指名读——齐读

  2、“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122页,认认真真读读这个故事,做到读准字音,读通故事,从文中划出揠苗的意思。

  3、揠苗是什么意思?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4、文中也有一个句子告诉我们揠苗的意思,你划出来了吗?(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5、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为了什么?这就是揠苗助长的意思,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焦急”

  1、读了课文后,你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揠苗助长?用上因为……所以……来说 结果怎样?

  2、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

  教学“焦”

  3、“焦”字住进了田字格,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写好这个字,你们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范写——同桌互评

  4、焦急这个词藏在这个句子里 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自由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农夫当时的样子

  (2)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交流 指名朗读

  5、你还能从课文的其他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吗?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焦急?

  巴望:巴望我们还可以说是(盼望、期望、希望、渴望)

  天天:每天都到田里去看

  (2)刮大风时去吗?下大雨时去吗?他这样天天去为的是什么?(为了看禾苗快快长大)

  (3)真是个心急的农夫,谁来读 指名——男生

  (4)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农夫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禾苗,听,我还仿佛听到了他正对着禾苗说悄悄话呢?他会说些什么?

  6、过度:农夫希望自己的禾苗快点长大,他天天到田里去,可是——出示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从哪里感受到了他的焦急?(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

  (2)真的没长高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比较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指导朗读

  小结:禾苗在慢慢地长高,但在农夫眼里却一点也没有长高,真是个性急的人。

  7、还有哪个句也能看出农夫焦急? 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从哪些词看出?

  急忙跑:真是个急性子,连想到办法还这么急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花了很长时间 还都没有休息

  引读:当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农夫在田里——

  当肚子饿的咕咕叫时,农夫在田里——

  当农夫汗流满面是,他还在田里——

  (2)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难怪会累得——筋疲力尽

  (3)看,你能说说农夫都累成什么样了?累成这个样子就叫——筋疲力尽

  (4)让我们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送进句子读读

  三、借用植物生长规律的经验,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1、过渡:刚才我们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种田人的急,我还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可是,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2、看了录像,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原来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种子还没有发芽,植物就不可能长高,植物还没有长得健壮,它就不可能结出果子。

  3、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老师这儿有一个词语(急于求成)他还犯了什么错?(违反规律)

  四、学习3、4段

  1、这个人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他知道自己错了吗?我们来读读

  出示第三段

  (1)认读“喘气”、“一大截”

  (2)从这个句子中我们知道这个种田人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还很得意呢?谁来读出他的得意

  2、他多高兴,多得意,可结果怎样?我们来看看

  五、拓展小结

  1、如果你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这个农夫,你又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角色,用上这两个词说一说

  2、我们把这几个词送给农夫:出示

  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3、总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失败。希望我们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

  4、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揠苗助长,像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却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叫——寓言

  今天我们学习了其中的一则,另一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七单元中一篇课文,是一则传统寓言。它展现了一个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而滑稽的农夫形象,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规律的道理。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是比较难的,而且绝大多数孩子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可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怎样让学生既明理又会表达呢?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的:揭题释题--初读了解大意--品读体会“焦急”--感悟寓意--点明寓意。

  首先,从《揠苗助长》的课题着手,在图片的辅助下,理解揠苗的意思,并从文中找出有关揠苗意思的句子。当学生明白揠苗的意思后,我适时追问: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是为了什么呢?这样让孩子们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水到渠成。紧接着我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这个种田人为什么揠苗助长?结果怎样?孩子们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能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其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农夫的“焦急”。例如:说说“巴望”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什么叫“自言自语”?做做“喘气”的样子……对于句子“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则通过3次不同层次的引读体会农夫的焦急。在理解“筋疲力尽”的时候不是死板地用语言来解释,而是让学生看图想象农夫拔完苗会有什么感觉,这样就非常自然贴切地理解“筋疲力尽”了。整个板块教学中,“读”贯穿始终。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等,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既培养了朗读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最后,借用植物生长规律的经验,引导学生体会寓意。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理解寓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让他们说出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比较难。因此,我先让孩子们观看番茄生长的录像后让他们说说自己从录像中明白了什么?再追问孩子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其中的道理时,我再做稍微引导,如此一来,孩子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寓意。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真实的扎实的有争议的课。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设计好教案后,总习惯于按照教案一步一步走下来,时间来不及了,就开始为了完成教案中的设计开始赶教案。学生在对于《揠苗助长》的寓意没有理解透彻的时候,就可以再多花些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而不是为了一定要把后面的赶完而匆匆了事。其实上课就和生活一样,很多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我们学会放弃,先把前面一步扎扎实实打牢,再往后走。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及反思3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坐井观天》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像这样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我们就称它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齐读。

  二、层层深入,引导初读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桌同学。划出带拼音的生字词。

  2、自由认读生字词,纠正字音。

  3、小老师教读。

  4、语文童子功:即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的意思。

  5、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课题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板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再读课文

  ⑴指名说:揠苗助长会产生什么后果?

  ⑵用上你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枯死的意思。

  2、这人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边朗读边感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读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实长高了吗?可这人觉得呢?他此时心情怎样?

  ⑶理解焦急,说说近义词。

  ⑷齐读这个人自言自语说的话。

  3、他这么说,有没有这么做?想了个什么办法?你从哪个词发现他想了很长时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4、你发现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长时间?累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理解筋疲力尽并感悟。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它的意思。

  5、这么累,他认为值吗?你从哪知道?

  出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⑴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费、一大截。

  ⑶用上声音、表情或动作边读边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⑷你认为值吗?为什么?

  6、看图讲讲这个故事。

  7、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

  8、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维,深度挖掘

  1、小结寓意。

  2、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3、播放课件:断骨增高手术造成瘫痪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⑴指名读一读相关资料

  ⑵结合今天学过的揠苗助长,你有什么体会想说一说。

  4、小结:我们在*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五、指导生字书写

  评析:

  1、自主合作学习生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提倡个性朗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看图、表演,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声音、表情或动作读出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再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

  3、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此,在完成好本课基本任务的前提下,我适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寻找、关注身边相同的事例。并播放眼下最现实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即:断骨增高手术带来的危险性。让学生在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的基础上学会更深入地挖掘。明白生命的珍贵,知道自己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犹如禾苗的生长要靠它自己的力量。从而学会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善待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6)

——《春晓》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春晓》教学设计及反思1

  课题:《春晓》

  课型:唱歌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二(X)班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

  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

  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春晓》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4、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睁开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课件)

  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乐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梦浩然写的,他是大诗人李白的朋友。

  三、初步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注意老师的停顿。

  2、认识文中的生字。

  3、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4、指导学生读诗的节奏。

  四、理解诗意。

  1、全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具体描写了那些景物呢?

  2、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3、学生交流。

  4、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诗句的意思,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诗句的内容变成一幅画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冬天过去,春天来了,各色鲜艳的花都开了,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晚上睡觉可真香甜啊。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只听到窗外到处是鸟儿欢快的叫声。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昨夜的一场春雨,不知道会打落多少花啊!

  5、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刚才在脑子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6、诗人用20个字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来读课文,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五、拓展。

  1、有人给这首诗配上了音乐,变成了优美的歌曲,你想听吗?

  2、春天这么美,有很多诗人曾经赞美过她。把你知道的关于春天的诗朗读给大家听好吗?

  3、春天是美好的,但是春天也是短暂的。孟浩然用诗句把美好的春天留在了人间。你有办法留住春天吗?请同学们把诗人描绘的景色,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春天的画,请大家分享你画中的美景。

  案例分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味,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写景,他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

  学生在学习此诗之前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下来。课堂上要做的应该就是让学生去品味诗意,去感受诗情,激发学生对我们古典诗文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重点突破:

  1、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古诗内容以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古诗的画面,这时候伴以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的描绘,在学生在脑海感受画面美的同时,享受到语言的美。

  2、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交响乐曲”,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借助配乐,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在朗读中品味诗的语言。

  3、由读到唱,感受诗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优美,领会诗的难以言传的意境最佳的途径就是反复吟诵。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处委婉。可以有意或拖长腔调或大胆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在反复吟诵以后,我又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学生很快就忘我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当我关上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这样的唱诵,便是一种美的享受。

  4、树立大语文观。

  我们班的学生一直进行着古典诗文的背诵,在学完了古诗以后,我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背诵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学生能把以前背诵的春天的古诗提取出来。这种联想比较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方法。

  不足:

  在古诗诵读中,强调了诗的节奏,也让学生进行了反复的吟诵,但是时机不是很好。如果在学生理解了古诗以后再进行,效果会更好。

  开始时候的动画,可放到理解古诗的时候,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

  对学生的评价,以后还需要细致些,鼓励性强一些。

《春晓》教学设计及反思3

  教学设计:

  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解诗句→讲诗意→悟诗情)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粗略感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1.板书课题。

  2.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查字法查出下列生字。

  晓、眠、觉、闻、啼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注意指导学生读准5个生字的音)。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可能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景色?

  4.组织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讨论,注意追问学生: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5.解题:春晓—晓,天明,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三、读讲诗句,结合理解生字词。

  1.读前二句诗,理解词、句的意思。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有条件的可以出示挂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预习时所查字意来分析,后同。)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春:春天;眠:睡的同义词;春眠:在春天的夜晚里睡觉。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处处:到处;闻:听到;啼:鸟叫。闻啼鸟:听到鸟的啼叫声。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2.仿照上面二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二句。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夜来:一夜,诗中指昨天一夜。知多少:不知道多少的意思,本诗指花不知被风雨打落了多少。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

  四、体会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2.指导朗读。

  (1)确立感情基调(赞美、喜爱)。

  (2)标出节奏和重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五、背诵、默写课文。

  六、作业:朗读课文。

  小结: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你们能朗读、背诵、默写课文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

  板书:

  春晓

  不觉晓闻鸟叫

  风雨声花落

  后记:

  1:学生能够相互关爱了,下课有他们欢乐的笑声就象爱唱歌的小鸟。能主动拾起同学的笔就象小树愿为小鸟遮风挡雨的帮助。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时,学生收获较大。

  3: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天真的脸上就是春天的表现。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7)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3篇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先秦诸子选读》囊括了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家的经典之作,学生在详细了解了儒家的仁爱尚礼和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的基础之上,韩非的法家思想无疑又是一朵奇异之花,他将法、术、势融为一体,其理念与现世社会的理念更有相通之处。《韩非子》选读教学中,准备让学生通过观看《百家讲坛》的视频,对韩非及其思想有个全面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选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其以丰富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说理的方法,并且和《庄子》的寓言说理进行比较,除了高考链接之外,更多的引导学生能够联系现实,说说《韩非子》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韩非及其思想。

  2、 能够借助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预习,梳理选文的文意;掌握实词、虚词和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3、 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其高超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翻译文中的重要语段,了解作者在寓言中所表现的思想观点,领会韩非子语言的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韩非将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法家思想在当下社会形势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视频牵引法、问题引导法、写作迁移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儒家的仁爱尚礼如和风细雨滋润着我们内心每一个友、善、爱的萌芽,道家的自然无为、神奇诡异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精神上的空灵,韩非的法家思想无疑又是一朵奇异之花,开启另个一认知的世界。

  二、 韩非知多少

  (本环节在于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可适当进行补充)

  1、 请学生介绍韩非以及和他有关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针对韩非子的资料进行补充)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韩非的学问比李斯大得多,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韩非回到韩国以后,看到韩国太弱,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

  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于是李斯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

  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

  韩非总结法家三位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主张君王应该用‘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国家,此为法家之博采众长之集大成者。

  秦始皇在初见韩非著作部份篇文内容就佩服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意思是说,寡人如果能见此人,与其同游谈论一番,那就是死也都无憾了!在韩非死后,当代各国国君与大臣竞相研究其著作《韩非子》,秦始皇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2、字词读音检测练习。(考察难点字读音和通假字)

  不胜(shēng ) 果蓏(lu?) 蚌蛤(gé) 钻燧(suì)取火

  释耒(lěi)守株 郢(yǐng)人 度(du?)其足 麑(ní) 曩(nǎng) 。

  通假字: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说”通“悦”)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请”通“情”) 。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 。卜子妻写弊裤也(“弊”通“敝”) 。其子所以反者(“反”通“返”) 。

  而自知其益富(“知”通“智”) 。

  三、翻译与句读

  (本环节旨在小组内进行翻译,圈画难点,整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朗读并结合句意划分句读,概括每小结文意)

  1、文言现象

  ①古今异义: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

  ②词类活用: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曩将罪之(罪,名词用作动词,治罪)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名词用作动词,以女嫁人) 。其家甚智其子(智,意动用法,以为……智) 。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 。以娱其意(娱,使动用法,使……欢乐) 。而自知其益富(知,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

  ③特殊句式:

  (倒装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宾语前置) 何不试之以足?(状语后置)

  宁信度,无自信也。(宾语前置) (被动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乐羊以有功见疑。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为人妇而出,常也。(语义被动)

  2、概括每小节的文意

  第一小节通过举例批判“法先王”的做法,治理天下应当讲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小节通过举例依旧说明治理需要从实际出发;第三小节通过举例批判狡诈,肯定拙诚;第四个小节说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警示人们要谨慎处置。

  三、 朗读,习句读

  请同学进行朗读,每人朗读一个选段,其他同学标注出有异议的句读,大家共同商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智子疑邻等寓言故事,我们在熟悉不过了,可是这些寓言的本意,我们又了解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非子》,寻找其寓言故事的本意,感受韩非高超的说理艺术。

  二、 探究梳理

  (本环节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选段中寻找寓言,勾画表明寓意的句子,体会韩非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问题设置:

  1、请问四个选段*有多少个寓言故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寓意或者用原文中的一句话表明寓意。

  提示:守株待兔——放大了的妄想。(希望以先王之政治理当世的人民,是多么可笑。)

  卜子之妻为裤——放大了的愚昧。(死守古代帝王渺远的道术而不知变通,是多么迂腐。)

  郑人买履——放大了的教条主义。(不适国事而谋先王,是多么荒唐)

  智子疑邻——一件事情的两种结果,表明亲属之别。(明白事理容易,明白事理后正确的处置才正真是难。)

  郢人燕书——书者无心,读着有意。

  2、 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思考与练习一)

  提示:不可一味的照搬先王的做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3、 节选的部分选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和庄子寓言有何不同?请举例分析。

  提示:①写作特色,善于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文风峻峭,语气坚决而专断。②比较感悟,庄子的寓言大多诡异虚诞,如大鹏展翅、庄生梦蝶、涸辙之鲋……他们超出了常人的思考范畴,给人以奇异的震撼,说理比较抽象,而韩非的寓言取材于真实生活之中,如郑人买履、卜子之妻为裤、卫人嫁其子……这些故事让人或捧腹、或唏嘘,都让读者感觉到真实,

  从而增加了说服力,有力的证明着自己的唯物现实思想观。

  三、能力迁移

  (本环节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韩非子,将理论和现实有机结合,在有限的视角和思维中展开无限的遐想。)

  1、韩非子的寓言有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酒酸与恶狗》《扁鹊见蔡桓公》《鲁相嗜鱼》《自相矛盾》、《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请选择三篇仔细研读,写一篇读书交流稿。

  2、阅读有关韩非子的书籍或者观看相关影视,请给韩非子写一封信,进行一次越千年的心灵对白。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先秦诸子选读》囊括了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家的经典之作,学生在详细了解了儒家的仁爱尚礼和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的基础之上,韩非的法家思想无疑又是一朵奇异之花,他将法、术、势融为一体,其理念与现世社会的理念更有相通之处。《韩非子》选读教学中,准备让学生通过观看《百家讲坛》的视频,对韩非及其思想有个全面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选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其以丰富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说理的方法,并且和《庄子》的寓言说理进行比较,除了高考链接之外,更多的引导学生能够联系现实,说说《韩非子》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韩非及其思想。

  2、 能够借助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预习,梳理选文的文意;掌握实词、虚词和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3、 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其高超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翻译文中的重要语段,了解作者在寓言中所表现的思想观点,领会韩非子语言的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韩非将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法家思想在当下社会形势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视频牵引法、问题引导法、写作迁移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儒家的仁爱尚礼如和风细雨滋润着我们内心每一个友、善、爱的萌芽,道家的自然无为、神奇诡异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精神上的空灵,韩非的法家思想无疑又是一朵奇异之花,开启另个一认知的世界。

  二、 韩非知多少

  (本环节在于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可适当进行补充)

  1、 请学生介绍韩非以及和他有关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针对韩非子的资料进行补充)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韩非的学问比李斯大得多,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韩非回到韩国以后,看到韩国太弱,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

  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于是李斯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

  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

  韩非总结法家三位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主张君王应该用‘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国家,此为法家之博采众长之集大成者。

  秦始皇在初见韩非著作部份篇文内容就佩服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意思是说,寡人如果能见此人,与其同游谈论一番,那就是死也都无憾了!在韩非死后,当代各国国君与大臣竞相研究其著作《韩非子》,秦始皇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2、字词读音检测练习。(考察难点字读音和通假字)

  不胜(shēng ) 果蓏(lu?) 蚌蛤(gé) 钻燧(suì)取火

  释耒(lěi)守株 郢(yǐng)人 度(du?)其足 麑(ní) 曩(nǎng) 。

  通假字: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说”通“悦”)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请”通“情”) 。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 。卜子妻写弊裤也(“弊”通“敝”) 。其子所以反者(“反”通“返”) 。

  而自知其益富(“知”通“智”) 。

  三、翻译与句读

  (本环节旨在小组内进行翻译,圈画难点,整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朗读并结合句意划分句读,概括每小结文意)

  1、文言现象

  ①古今异义: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

  ②词类活用: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曩将罪之(罪,名词用作动词,治罪)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名词用作动词,以女嫁人) 。其家甚智其子(智,意动用法,以为……智) 。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 。以娱其意(娱,使动用法,使……欢乐) 。而自知其益富(知,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

  ③特殊句式:

  (倒装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宾语前置) 何不试之以足?(状语后置)

  宁信度,无自信也。(宾语前置) (被动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乐羊以有功见疑。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为人妇而出,常也。(语义被动)

  2、概括每小节的文意

  第一小节通过举例批判“法先王”的做法,治理天下应当讲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小节通过举例依旧说明治理需要从实际出发;第三小节通过举例批判狡诈,肯定拙诚;第四个小节说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警示人们要谨慎处置。

  三、 朗读,习句读

  请同学进行朗读,每人朗读一个选段,其他同学标注出有异议的句读,大家共同商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智子疑邻等寓言故事,我们在熟悉不过了,可是这些寓言的本意,我们又了解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非子》,寻找其寓言故事的本意,感受韩非高超的说理艺术。

  二、 探究梳理

  (本环节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选段中寻找寓言,勾画表明寓意的句子,体会韩非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问题设置:

  1、请问四个选段*有多少个寓言故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寓意或者用原文中的一句话表明寓意。

  提示:守株待兔——放大了的妄想。(希望以先王之政治理当世的人民,是多么可笑。)

  卜子之妻为裤——放大了的愚昧。(死守古代帝王渺远的道术而不知变通,是多么迂腐。)

  郑人买履——放大了的教条主义。(不适国事而谋先王,是多么荒唐)

  智子疑邻——一件事情的两种结果,表明亲属之别。(明白事理容易,明白事理后正确的处置才正真是难。)

  郢人燕书——书者无心,读着有意。

  2、 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思考与练习一)

  提示:不可一味的照搬先王的做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3、 节选的部分选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和庄子寓言有何不同?请举例分析。

  提示:①写作特色,善于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文风峻峭,语气坚决而专断。②比较感悟,庄子的寓言大多诡异虚诞,如大鹏展翅、庄生梦蝶、涸辙之鲋……他们超出了常人的思考范畴,给人以奇异的震撼,说理比较抽象,而韩非的寓言取材于真实生活之中,如郑人买履、卜子之妻为裤、卫人嫁其子……这些故事让人或捧腹、或唏嘘,都让读者感觉到真实,

  从而增加了说服力,有力的证明着自己的唯物现实思想观。

  三、能力迁移

  (本环节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韩非子,将理论和现实有机结合,在有限的视角和思维中展开无限的遐想。)

  1、韩非子的寓言有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酒酸与恶狗》《扁鹊见蔡桓公》《鲁相嗜鱼》《自相矛盾》、《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请选择三篇仔细研读,写一篇读书交流稿。

  2、阅读有关韩非子的书籍或者观看相关影视,请给韩非子写一封信,进行一次越千年的心灵对白。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3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疏通了《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文意,掌握了一些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且熟读了课文,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本文奠定了基础。《郑人有且买履者》是一篇说理性散文,那么,请问它主要运用什么方式来说理的呢?对了,是运用寓言。韩非子运用这些寓言说明了怎样的道理?他与别人的寓言有什么不同?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主要以本文为依托,对此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

  (板书:《韩非子》寓言探究)

  二、文本探究

  1、请问:什么叫寓言?

  明确: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2、韩非子运用寓言来说理,是其散文的最大闪光点,著名学者公木先生在其著作《先秦寓言概论》中说《韩非子》中有寓言340则,位居诸子寓言之首,可以说《韩非子》集寓言之大成。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请快速浏览课文,看本文一共运用了哪些寓言,它们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明确:一共运用了九则寓言,寓意分别是:

  守株待兔——讽刺以先王之道治当时之民;卜妻为裤——讽刺盲目效法先王的愚昧;郢书燕说——批评当今学者曲解古人之意;郑人买履——讽刺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的荒唐;乐羊食子、西巴释麑——说明“巧诈不如拙诚”的道理;郑公伐胡、智子疑邻——说明明白事理不难,但正确处理困难。(展示PPT2)

  3、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文中的寓言是他阐明思想的一个*台。那么,我们大家讨论一下本文的寓言体现了韩非子的什么思想,又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明确:从本文可以看出,韩非子反对儒家的“法先王”,认为与其用渺茫模糊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种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主张,符合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规律,是韩非子进步历史观的具体体现。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主义色彩截然不同,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些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不但对当时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具有极其先进的指导意义,对我们现在来说也很有启发意义。如我们经常说的“与时俱进”就与韩非子的进步历史观如出一辙。

  4、总结:《韩非子》中这些生动的寓言,不仅蕴含着深隽明切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板书:一、思想的深刻性)

  5、韩非子的寓言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些寓言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情味,给人留下了深刻、鲜明和持久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仔细品读每则寓言,说一说,你对哪则寓言印象最为深刻,或者你认为哪则寓言写得最妙,并说说你的理由。(可提示学生从故事情节设置、人物形象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等方面考虑)

  明确:如:“卜妻为裤”中的卜妻没有听懂丈夫的话,而把新裤做成旧裤,傻得令人忍俊不禁。

  “郢书燕说”的故事情节安排巧妙,由不经意的误写“举烛”,而燕相却把它解释成“举贤而任之”,并告诉燕王,居然“王大悦,国以治”,一些列的巧合,结局出人意料,令人叫绝。特别是描写燕相对信的解释,望文生义,一本正经,令人发笑。(可叫学生模仿其语气读一读)

  “郑人买履”中的郑人不听别人的劝告,反而说:“宁信度,无自信也。”显得固执而愚蠢。

  “乐羊食子”中的乐羊坐在帐中连吃带喝(吃自己的儿子)的细节描写,显得那样触目惊心,体现了乐羊心狠巧诈、缺乏人性。

  “郑公伐胡”中的郑公两次设局,麻痹胡人,显得狡诈阴险,而关其思为表智慧和忠心却糊里糊涂被杀,令人感到可怜、可悲。

  “卫人嫁子”中的卫人在女儿出嫁时教女儿多攒私房钱,女儿最终被休弃回家,他不仅不为女儿的下场悲哀,反而为女儿带回来的财物很多而沾沾自喜,体现了卫人愚蠢而自以为聪明的性格。

  ……

  6、总结:《韩非子》的寓言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性格鲜明,许多寓言宛如短篇小说,具有高超的文学技巧。是韩非子使得寓言逐渐摆脱说理的附庸而趋于成熟。

  (板书:二、艺术的高妙性)

  三、比较探究

  1、先秦诸子运用寓言来说理并非韩非子一人,还有一人也善于运用寓言来说理,那就是庄子,那我们就结合学过的庄子的文章,来比较一下两人的寓言有什么不同。

  明确:《庄子》的.寓言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社会幻想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据统计,《韩非子》中的寓言,共有340则,其中取材于神话故事的有5则,引述民间故事或将格言故事化的有75则,加工历史故事的有260则。

  《庄子》的寓言想象丰富,夸张大胆,奇幻玄虚,怪诞神奇,恢诡谲怪。

  《韩非子》的寓言构思精巧,语言幽默,虽有夸张成分,但是基本上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总结:如果说庄子像大海,显得阔大无垠,汪洋恣肆,热情而浪漫;那么,韩非子就像高山,显得巍峨厚重,屹然独立,冷静而现实。

  (板书:三、风格的现实性)

  四、延伸探究

  1、韩非子讽刺现实社会的寓言哲理深刻,充满智慧,有些寓言,形象大于思想,客观意义远远超出作家的主观意图之外,具有永恒的价值和不朽的魅力。请看2003年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请大家讨论,该题目对“智子疑邻”这一则寓言的理解,跟韩非子的本意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则寓言说明了情感的亲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2、总结:正是因为韩非子寓言的寓意丰富而多元,所以很多寓言能流传至今,人们都耳熟能详。如“自相矛盾”“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狗恶酒酸”等。关于韩非子寓言寓意的丰富性,我们课下将继续进行探究。

  (板书:四、寓意的丰富性)

  五、布置作业

  “守株待兔”和“郑人买履”两则寓言除了课文中的寓意外,还有哪些不同的解读?

  六、课文总结

  总之,韩非子的寓言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虽然韩非子的集权理论在实践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常常受到后世的批评,但我们不能否定他学术的思想价值和作品的文学价值。今天,我们通过对他寓言的探究,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他寓言的特色,更主要的是使我们对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圣哲充满了深深地敬意。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8)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菁选3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我们都知道明明家买新房子了,现在他们家的新房子已经装修好了,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啊,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他家的书房和客厅的一角,既干净有又温馨。其实在家居的设计中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读,找一找有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 0.5 0.55 0.4 1.2 0.7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随机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数的读法

  谈话:观察一下,它们跟我们以前学的2、15、23这样数有什么区别呢?

  预设:有个小圆点

  谈话:这个点我们叫它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左右两部分,小数点左边

  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

  谈话:这些小数,你们会读吗?

  当学生读到15.37时,追问:他读的对吗?谁有不同意见?

  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总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谈话:谁来读一读下面这组信息?(出示课件)

  2.小数的写法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小数了,你能把这组小数写在本子上吗?

  学生先写小数,教师巡视,及时纠错。

  谈话: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小结:先写小数的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小数点要写在整数位的右下角。

  3.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写小数了,通过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1米有多长?

  演示: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均分成了几份?(10份))每份是多长?(1分米)

  用分数表示每份是多长呢?(1/10米)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1/10米,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0.1米板书:0.1米=1/10米=1分米(让学生说说0.1米表示什么意思)谈话:知道了0.1米有多长,0.4米呢?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随机板书:0.4米=4/10米=4分米

  谈话:你现在能告诉大家0.5米有多长吗?是5分米(5/10米)。

  板书:0.5米=5/10米=5分米

  4.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0.1米就表示1/10米,那么,你觉得0.01米有多长呢?

  根据回答出示: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长?(1厘米)

  用分数表示每份是多长呢?(1/100米)

  指出:1/100米,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0.01米让学生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意思,板书:0.01米=1/100米=1厘米提问:0.12米是多长呢?板书: 0.12米=12/100米=12厘米

  0.55米呢?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0.55米=55/100米=55厘米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

  1.小动物请客

  2.我会填各显神通

  3.小小标价员

  0.2角0.15元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不仅在长度单位里面应用,在元角分里面照样可以应用

  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

  谈话: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课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会读写小数;小数表示的意义;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分米

  101米0.1米1厘米100

  1米0.01米4分米104米0.4米12厘米100

  12米0.12米7分米107米0.7米55厘米10055米0.55米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2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比一比、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课教学立足于“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为此,本课设计,倾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特性:其一是现实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其二是系统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其三是文化性,引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问题诠释和“数学史话”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特点。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例题1。

  学情与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实物图片

  学生方面:

  1、课前要求学生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把价格记录下来。

  2、测量自己身高,并以几米几厘米的形式记录下来。

  3、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数

  1、师:昨天老师在超市里看见有两个同学在忙碌着,瞧瞧,他们在干什么?

  (快速播放课件:两个同学在超市的货架边了解商品价格并用笔记记录着)

  2、师:当时我很奇怪,就上前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课件出示两张记录单,第一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记录价格,第二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点几的小数形式记录价格)

  大家更喜欢哪位同学的记录单呢?说说你的看法。

  3、师:是呀!两种方法各有长处,而第二个同学的记数方法,更简单、明了、方便,值得我们来研究它。

  (点击课件,突显第二种用小数记录的记录单)

  4、师:像0、85、5、98和2、60(课件中的数字)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呀?(课件闪现小数点)“、”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商品的价格是学生生活中与数学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在欣赏他人的“社会小调查”的记录单时,在对比x、xx元和几元几角几分表示商品的价格的两种方法中,引领学生轻轻松松地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学习小数的现实意义:运用小数记数简单、明了、方便,值得我们去研究它。]

  二、认识小数

  1、师: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该怎么读呀?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小数吧。

  3、师:那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

  (老师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设计意图: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个别与集体的练读,老师的范写与学生的仿写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到下个环节的联系商品价格认识小数上。)

  4、师:哪些同学已知道,这些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表示。之后,小结看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元 角分

  0、 8 5 0元8角5分

  5、 9 8 5元9角8分

  2、 6 0 2元6角0分

  5、师:从大家的踊跃发言中,老师看出了你们已经懂得看用小数边表示价格的方法,现在能用小数写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

  (课件显示出第一个同学的.记录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生活中用x、xx元和几元几角几分表示商品的价格是最常见的方法,这样的两种表示方法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用小数表示价格的练习可以深化对小数含义的理解,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尝试,互相交流来实现的。]

  三、教学例1

  1、师:看来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已经对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已经很清楚了。下面请大家在自己周围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也有小数的存在。

  (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教材中第91页第2题的大象、鸵鸟、长颈鹿有关数据,让学生齐读材料)

  2、师:通过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我们知道小数不光可以用来表示价格,而且可以表示如身高、重量、速度……。生活里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说到身高,老师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75厘米,你能把老师的身高会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吗?

  (学生可能会猜出正确答案,但讲不清楚其中的理由。)

  3、师: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表示为1.75米这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表示1米长的尺子,然后*均分成10份,第一段变为红色。)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数,再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而过渡到了本节课的核心环节——以米、分米、厘米这一学生熟悉的素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1米的1/10是几分之几米?

  师:1分米是1/10米,1/10米还可以写作小数0、1米。

  (在1分米下方显示1/10米、0、1米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再点击课件将3分米长的部分变为兰色。)

  师在尺子上指其中3分米长的部份,提问:这一段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作零点几米?

  (媒体显示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

  5、师:老师还可以从尺子上找到另一个小数——0、7米,猜猜是指哪部分啊?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只是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分数,如果仅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来思考小数的含义,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这个环节通过课件形象地唤醒了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与7分米的呈现方式的不同,不但避免课堂单一枯燥也为过渡到下个环节提供铺垫。]

  6、师:同学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又有了新的发现。请看:

  (课件演示将1分米*均分成10份,使1米的尺子*均分成了100份。)

  现在一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

  7、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说出想法)

  那么3厘米用小数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8、师:18厘米呢?

  [学情预设:可能的想法有:①18厘米是18/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18米②18厘米可以看作10厘米和8厘米,10厘米是1分米,也就是0、1米,8厘米是8/100米,是0、08米,合在一起也就是0、18米……]

  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写成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厘米的教学同分米的教学相同,关键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里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只能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1厘米、3厘米和18厘米用小数表示米作单位,在教学中重在说清18厘米就是0、18米的算理,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9、讨论:现在大家能理解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写成1.75米吗?

  10、师:王东同学身高上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

  (此处,学生将1米30厘米写成1.30和1.3都是正确的,贵在能让他们说出其中不同的想法。)

  如果老师告诉你们,林承同学的身高是1.42米,你能说出他身高几米几厘米吗?

  11、师:谁愿意来介绍下自己的身高几米几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回应前面的猜想,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富有整体性,通过把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且,教师让学生反过来思考“1.42米等于几米几厘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四、运用拓展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小数可不像现在的写法,那时是这样表示小数的(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的“你知道吗?”),你们觉得那种写法比较好?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安排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原来小数还可以“这样写”,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写法,体会到数学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数学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简洁美更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力求在了解小数的实用“工具性”时,也感受其浓郁的“人文性”。]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简洁、方便的方向不断的演化,数学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用今天刚学到简洁的小数记数方法来玩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老师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猜价格,可以以“高了”或“低了”的提示形式,引导学生猜出正确价格。)

  [设计意图:“竞猜价格”的游戏既是对小数含义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对小数的数感。]

  五、总结延伸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接触小数。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设计时力求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并让生活素材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一、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与延伸点。

  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思路的关键。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新课开始,创设学生在“社会小调查”中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这样的情境给予学生较强烈体会小数在生活应用中的独特作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唤起他们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使学生感受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抽象枯燥的,而且是非常有趣并富有亲近感的,并适时调控教学活动,以真正做到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已会的不重复,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从而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用多种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生感知小数的形象支撑,同时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

  概念教学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作为支撑。只有在具体形象支撑下学生才能对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才有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概念的本质。教材的设计也充分的遵照了这一原则。先是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再通过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来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一本质联系,最后的应用是结合自己的身高说说怎样用小数来表示,三个环节每个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展开的。本课教学设计也是按照这一规律进行的,就是在传授例1前,让学生汇报课前要求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老师也适时呈现一些小数的其他用途的资料,不但进一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也防止部分学生形成小数只能表示商品价格这一思维定势。

  三、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各个教学环节的引入,期望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有启发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能给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有意义的现实背景。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又有独自的思考和感悟。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3

  一、教学内容:认识小数(第88-89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小数,认识小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难点:小数的产生过程。

  四、教具: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知识铺垫:抢答:

  1元=()角1元=()分

  1米=()分米1米=()厘米

  二、新课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麦当劳”的一些食品引入小数。

  2、引入课题“认识小数”。

  (二)合作探究、认识小数。

  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①小数的特征

  ②小数读法

  ③小数以元为单位的意义

  2、找生活中的小数。

  3、教学例一

  认识小数以米为单位的实际意义及小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分米.

  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1/10米,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板书:1分米=1/10米=0.1米(并教学小数的写法)

  提问:3分米呢?7分米呢?

  (2)、”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厘米。

  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米,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

  对比:1/10分母是10,小数是0.1

  1/100分母是100,小数是0.01

  (3)、让学生独立填空。

  3厘米、18厘米怎么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4)、同位合作探索填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什么?(米)

  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什么?(分米),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三、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1、第8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书上填空,再投影评定。

  2、第91页,第1题(1)、(2)小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填空,再投影评定并提问其中的1小题是怎样想的。

  3、游戏:“猜猜我是谁?”(第91页第2题)

  4、“小小法官”判断题。(另编4小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把你学会的和同桌说说。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扩展9)

——教师辞职报告范文及评析 (菁华2篇)

教师辞职报告范文及评析1

尊敬的校长:

你好。

首先向你说声对不起,我辜负了你对我的期望,今天写信是向您提出辞职的。

自去年分配到我校以来,我一直受到了您的各方面的帮助,对此我是感恩不尽的。刚大学毕业,我由一名学生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教师这职业我是既熟悉又陌生。记得在我来校的第二天,你就找我谈话,将许多教学经验传授给我。从备课到讲解,从和学生相处到批改作业,从教态到板书设计,从语言运用到为人处世,你是那样的耐心啊!那天我学了不少东西。您是很器重我的,所以您竟给了我一个班让我管理。应该说我是很认真很努力地在工作,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怕也是学生和同事们心中的一个好班主任,好老师吧。但都怪我,一时的冲动造成现在这种糟糕的局面。

_________*时也算班上的一个好学生吧,可那天他找我请假时实在太过分。我不知*时随和的他,那天却那样的固执。我无论怎么讲,他就是不听,我不准假他就是不走。我由 下午有课,中午饭间时间又短,我是个非午后休息会儿不可的人。中午哪怕打个盹儿也行,否则整个下午我就象丢了魂一样,头昏昏沉沉,精神萎靡不振。因此我让他下午上完课再找我说,可他就是非要我当场给他批假条。学生请假,我班刚开过班会,制定了具体措施,我不能为他破班里的规矩。长说短说,他耗在那里就是一个主意,我实在是生气。但强压住并未发火,后又以我该休息了,下午还有课,企图让他先走,他不动。我躺在床上,心想他站就让他站吧。可这时他却走到我床边,嘴里仍嘟嘟嚷嚷让我准假,我实在压不住火了。我站起来说你走不走,他说不走。我随手抓了把水果刀,撵他走。其实当时我只是随意拿了件东西,并未太在意手里究竟拿的是什么。他走后,我才发现我是拿了把小刀的。从他离去的表情上我已预感到什么了,我本想上完下午的课再去找您说此事的。可上完第一节课后,李主任就找了我。

这件事在学校引起了一个小轰动,我对不起所有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也许我太年轻了,也许我还没有真正懂得教师这一职业。但不管怎样,我知道,我可能将因此而告别这神圣的讲台了。所以主动提出辞去班主任职务,辞去任课老师的资格。若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接替我的课,我可以先代着。

我是怀恋这三尺讲台的,因为我站在上面还不够365天,但我犯的错误却是不可原谅的。我期待着上级和学校尽快对我做出最后处理。

此致

敬礼!

_________

___年___月___日

评析:

条理清楚,语言准确,文字朴实。申请人详细陈述申请辞职的具体原因,使领导能够透彻了解到自己的要求和具体情况,及时就辞职申请给予批复。范文一在陈述申请的具体理由时,申请人详细申述自己辞职的具体情况,条分缕析使人一看便知,同时也提出自己申请辞职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得到领导批准。所言合情合理,毫无虚夸大之意。范文二则是一位出道不久的青年老师写给德高望重的校长申请辞职的申请书。首先他感谢校长知遇之恩,接着详细叙述引起自己不得不主动辞职的事由,一件由 自己一时冲动而做错的事。虽无重大后果但是影响不太好,希望辞职。愧疚之心隐蕴其中,整篇申请书情真意切,亦有几多无可奈何与遗憾。

教师辞职报告范文及评析2

尊敬的校长:

你好。

首先向你说声对不起,我辜负了你对我的期望,今天写信是向您提出辞职的。

自去年分配到我校以来,我一直受到了您的各方面的帮助,对此我是感恩不尽的。刚大学毕业,我由一名学生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教师这职业我是既熟悉又陌生。记得在我来校的第二天,你就找我谈话,将许多教学经验传授给我。从备课到讲解,从和学生相处到批改作业,从教态到板书设计,从语言运用到为人处世,你是那样的耐心啊!那天我学了不少东西。您是很器重我的,所以您竟给了我一个班让我管理。应该说我是很认真很努力地在工作,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怕也是学生和同事们心中的一个好班主任,好老师吧。但都怪我,一时的冲动造成现在这种糟糕的局面。

_________*时也算班上的一个好学生吧,可那天他找我请假时实在太过分。我不知*时随和的他,那天却那样的固执。我无论怎么讲,他就是不听,我不准假他就是不走。我由 下午有课,中午饭间时间又短,我是个非午后休息会儿不可的人。中午哪怕打个盹儿也行,否则整个下午我就象丢了魂一样,头昏昏沉沉,精神萎靡不振。因此我让他下午上完课再找我说,可他就是非要我当场给他批假条。学生请假,我班刚开过班会,制定了具体措施,我不能为他破班里的规矩。长说短说,他耗在那里就是一个主意,我实在是生气。但强压住并未发火,后又以我该休息了,下午还有课,企图让他先走,他不动。我躺在床上,心想他站就让他站吧。可这时他却走到我床边,嘴里仍嘟嘟嚷嚷让我准假,我实在压不住火了。我站起来说你走不走,他说不走。我随手抓了把水果刀,撵他走。其实当时我只是随意拿了件东西,并未太在意手里究竟拿的是什么。他走后,我才发现我是拿了把小刀的。从他离去的表情上我已预感到什么了,我本想上完下午的课再去找您说此事的。可上完第一节课后,李主任就找了我。

这件事在学校引起了一个小轰动,我对不起所有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也许我太年轻了,也许我还没有真正懂得教师这一职业。但不管怎样,我知道,我可能将因此而告别这神圣的讲台了。所以主动提出辞去班主任职务,辞去任课老师的资格。若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接替我的课,我可以先代着。

我是怀恋这三尺讲台的,因为我站在上面还不够365天,但我犯的错误却是不可原谅的。我期待着上级和学校尽快对我做出最后处理。

此致

敬礼!

_________

___年___月___日

评析:

条理清楚,语言准确,文字朴实。申请人详细陈述申请辞职的具体原因,使领导能够透彻了解到自己的要求和具体情况,及时就辞职申请给予批复。范文一在陈述申请的具体理由时,申请人详细申述自己辞职的具体情况,条分缕析使人一看便知,同时也提出自己申请辞职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得到领导批准。所言合情合理,毫无虚夸大之意。范文二则是一位出道不久的青年老师写给德高望重的校长申请辞职的申请书。首先他感谢校长知遇之恩,接着详细叙述引起自己不得不主动辞职的事由,一件由 自己一时冲动而做错的事。虽无重大后果但是影响不太好,希望辞职。愧疚之心隐蕴其中,整篇申请书情真意切,亦有几多无可奈何与遗憾。

推荐访问:评析 教学设计 电器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3篇 《买电器》教学设计及评析1 买电器的教学设计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